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南宁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到天南村开展活动侧记

南宁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到天南村开展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2-07-30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日,应左江日报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邀请,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到天等县进结镇天南村,开展为期五天的“关注留守儿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南宁师范大学志愿者在指导天南村留守儿童做手工 黄可 摄

  活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在陪伴留守儿童度过快乐暑期的同时,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活动、小组互动、家访、个案工作等方式,从家庭教育、隔代照护、心理表现、行为养成、人格培养等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成长状况,探索改进现状的办法与对策。

  

  再续陪伴之缘 情暖留守童心

  

  天南村曾是天等县的深度贫困村,是天等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村2020年已实现整村脱贫,但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无法改变,外出务工仍是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主要渠道。因此,外出务工伴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很难消除。

  

  作为该村帮扶后盾单位的左江日报社于2018年专门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天南)工作站,此后每年暑假都邀请相关高校派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到天南开展陪伴留守儿童活动,其中南宁师范大学是最早受邀并派出次数最多的高校。该校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年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到天南村开展活动,今年是第四次走进天南村了。

  

  7月14日,21名来自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来到天南村,他们对即将在这里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村里的孩子们听说有大学生来了,便三五成群赶来探个究竟,很快就与大学生志愿者们混熟了。

  

  此后几天,大学生志愿者们分成若干小组,开启了接续陪伴之缘。他们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手工制作、学习音乐舞蹈、竞技运动、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现场随处可见“大手牵小手,真情暖童心”的温馨场景。

  

  开展社会调查 寻找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良策

  

  这次到天南村,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还策划同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探讨”等一系列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目的是寻找解决当前困扰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及其教育方式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调查发现,天南村现有160多户人家的家里留守着小孩和老人,而天南村小学109名在校学生中,90%是留守儿童。天南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旧不能忽视。

  

  在进行有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时,志愿者们发现,留守儿童因为父母无法在身边陪伴,他们的教育更多依赖学校教育以及爷爷、奶奶等祖辈的隔辈照护与管教。但由于祖辈的精力和学识有限,再加上他们忙于农活,孩子们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呵护。如此一来,留守儿童大多会有自卑感,内心缺乏安全感,性格也就趋向孤僻。

  

  初步了解天南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成长障碍及其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后,下一步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推广普通话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组建的这支走进天南村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经申报推荐被列为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同时获得校级重点团队立项。该团队这次到天南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广普通话便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7月16日晚,志愿服务团队在天南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讲活动,村里的孩子和家长近200人聚在一起观看推广普通话微电影,参加有奖竞猜、有奖问答等互动活动,深入了解讲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此外,志愿者们还在走访调研中随行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海报,鼓励村民们大胆讲普通话、经常讲普通话。

  

  志愿服务团队在天南村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结束,但大学生志愿者们洒向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会持续发酵。志愿服务团队队长李昕宇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天南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以自己的青春力量将这份关爱接力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28579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