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202110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佚名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闽农督函〔2021〕195号
答复类别:A类
张涵委员:
《关于以“三乡”兴“三农”的建议》(2021106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推进中农村普遍存在留守人口少、领头雁缺、产业链无的问题,提出了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兴“三农”的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我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根据我厅职能分工,近年来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和发展乡村产业等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一方面,认真推进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着力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路径。目前,全省1562万亩承包地已确权登记颁证到471万农户,2020年底承包地流转总面积为548.81万亩,流转率达35%。另一方面,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在晋江市、沙县区和建瓯市开展试点,鼓励试点县(市、区)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安排,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资源。通过农村承包土地、宅基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力,盘活闲置房屋、土地,引导市民下乡参与乡村产业建设。
二、引导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积极营造良好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引导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人员带着资金、渠道、技术、管理经验等资源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创设。先后出台了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等政策措施,建立了“福建省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联席会议制度”,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较好的政策保障、要素保障、组织保障。二是搭建平台载体。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园等,并依托各类园区,指导晋江、福清等10个县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培育了省级以上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184个,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成为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重要载体。三是树立示范典型。去年启动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计划,已培育优秀带头人1.3万多名,18个优秀带头人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总结农村创业创新经验模式,晋江《招才引智 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入选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连续举办4届福建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辅导孵化了200多个优秀创意项目和创业主体。
三、强化农业农村人才支撑。近年来,我厅紧紧围绕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建设一支“一懂两爱”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全方位推动我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开展“千人带千社”活动。组织全省千名农经(农技)干部、科技特派员入千家农民合作社,重点指导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发展实力、增强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二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去年全省选送3513名青壮年农民接受非全日制大中专学历教育、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4.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远程培训120万人次。目前,我省已拥有一支5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实施农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去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2.3万学时,组织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16期,培训1120人次,指导省市县分级分类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才1.1万人次。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到乡村投资兴业。一是优化一产壮大基础。建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0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打造全国农业产业强镇37个。今年年初我厅启动了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十四五”期间创建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二是深化二产延伸链条。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累计下达扶持资金3.78亿元,建设了组装式冷藏库2717座,增加冷藏能力26.2万吨,产地加工增值超过20%以上,促进了农业减损增值、农民增收。同时培育国家级主食加工示范企业17家、农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单位6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11家,着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强化三产拓展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3个、美丽休闲乡村54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01个、休闲农业示范点263个;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着力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和销售模式创新,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通过引导各类企业、经营主体参与各农业产业环境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产业的综合价值,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链条,截至2020年,我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万亿。
下一步,我厅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盘活资源鼓励下乡。完善福建省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应用平台,推进承包地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产,鼓励市民到农村合法利用各类闲置土地、房屋设施地发展农业种养、加工流通、休闲农业、民宿康养等产业。二是支持创业创新引导返乡。指导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入园创业创新;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发挥能人引领带动效应;举办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开展农村创业创新专题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参与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培训壮大能人队伍。持续开展“千人带千社”活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才培育水平和成效。四是发展产业促进融合。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促进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新改建一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提升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推介一批精品线路,深挖“古、红、新、绿”特色;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领导署名:黄华康
联 系 人:詹 勇、陈勇强
联系电话:0591-87873592、87580880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ztzl/jyta/202107/t20210722_565380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