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日,在合浦县西场镇西坡村委附近一片73亩的粉蕉(也称“小米蕉”)种植基地里,33岁的返乡创业青年余富强正动作麻利地同工人一起整理刚砍下来的粉蕉准备装车。据悉,这批7500公斤的粉蕉即将销往香港,收购价是7.2元/公斤。这样的粉蕉、香蕉种植基地,余富强共承包了248亩,年产值达350万元。
创业遭反对 伐木表决心
2011年,在外地和人合伙经营美发店的余富强有一次回农村参加婚礼,看到有人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哈密瓜和辣椒,效益很好。他回想起几乎每次回老家,都有乡里乡亲因生活窘迫而找他借钱,心里受到了强烈的触动。“一个人富不算富,农村一定要有更科学的种养方式,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余富强下定决心要回乡创业。
“好不容易在城市站稳脚跟,为什么要回乡受风吹日晒的苦!”当他兴致勃勃地提出要退掉合伙经营的美发店股份回乡创业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为了向家里人表决心,余富强故意去做了在当地公认最辛苦的工作——伐木。当时只有23岁的余富强带着一张席子、一张被子、一盒蚊香和一双碗筷等简单生活用品,与村里四五十岁的叔叔们一起住进了大山里,每天天还没亮就得开始搬70多公斤一根的木条装车,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才能收工,身上的衣服一直被汗水浸透着,这样的伐木工作他整整干了28天。
失败不言弃 终尝成功果
父母看到了余富强的决心,主动拔掉了还差一个多月就有5000多元收益的4亩木薯地,腾出地来给他种上了黄秋葵。但黄秋葵的种植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收益。余富强没有气馁,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改种了白皮香瓜。
“白皮香瓜赚了6万元,是我依靠种植赚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对我从事种植业的肯定。”余富强回忆道。
2013年下半年,余富强与广州老板签订了绿宝石香瓜种植合同,广州老板承诺(包送到广州)以保底5元/公斤回收成品香瓜。最后却因运输包装出现问题,余富强亏得血本无归。
“以前总是听说什么赚钱就跟风种什么,结果栽了很多跟头。后来,我意识到,种植还是需要懂技术、讲科学才行,要多向种植专家学习。”于是,余富强先后赴北京、深圳、南宁等地,向当地种植业的领军人物学习种植技术。
经过多次尝试,他选择了经济效益高且适合当地种植的香蕉、粉蕉、辣椒和马铃薯等农产品进行种植。目前,他种植的香蕉与粉蕉的年产量达80万公斤,年产值350万元,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过程虽艰辛 仍不忘初心
“我回乡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就是要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这是余富强返乡创业的初心。农产品的种植、养护、采收过程,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很多临时工作的机会,高峰期每天都要请差不多200名村民进行采收。
“以前种植规模小,辣椒都是自己拉到30公里外的镇上卖,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加上品质好,就有老板愿意来到地里收购了。”辣椒种植户刘毅说,余富强主动带老板到田间地头收购,还带动大家采用覆膜、水肥一体化等科学种植方式,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辣椒的品质。在辣椒采摘高峰期,镇里每天可上市10多吨。
近年来,余富强先后成立了合作社和联合社,帮助周边农户解决农产品种植材料购买价格贵、缺乏种植技术、产品价格上不去等难题,带动周边零散农户共同发展种植业。2020年,他被评为“北海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h/t1127227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