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资讯 > 村企合力 共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腰长河村

村企合力 共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腰长河村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一、基本情况

  腰长河村是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北部长河村的附属自然村,村屯面积117亩,耕地面积约1200亩。全村共有村民49户182口人,大多数为锡伯族,一直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沈北新区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6年以来,腰长河村借助紧邻七星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企业为突破口,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主要做法

  (一)抓特色。腰长河村民族文化特色显著,是典型的锡伯族村落。全村75%以上村民是锡伯族,坡屋顶、支摘窗、万字炕等传统民居在村内仍有保留,喜利妈妈、西迁节、抹黑节等锡伯族民俗活动在村内至今流传,形成了腰长河村独特的文化语境,在发展传统民俗旅游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打破守着“金饭碗”却没有过上好日子的状况,2016年,腰长河村与辽宁地梵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确定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打造集文化体验、餐饮、住宿、乡村游、设施农业、有机农业、亲子教育、研学教育、深加工等涵盖一、二、三产的田园综合体。

  (二)挖资源。为解决项目用地问题,腰长河村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将49户村民的宅基地进行拆迁,整理出集体建设用地117亩。其中,用于安居工程17亩,由辽宁地梵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出资,为村民建设二层联排别墅,别墅户均建筑面积132平方米。此外,参照沈北地区拆迁补偿标准,给予每户村民19.68万元园田地补偿款。通过整合集体建设用地,村民获得了经济利益,村集体腾挪出100亩土地资源,集体与村民实现了双赢。

  (三)谋发展。为实现收益最大化,经成员民主议定,村集体将整理出的建设用地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辽宁地梵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辽宁长泓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关东印象·锡伯故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5.5亿元,村集体以100亩商业用地及其它集体资源、资产入股,占股10%,通过村企结合,成功的盘活了集体资源。

  (四)促增收。收益的增加是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通过村企共建田园综合体项目,村集体和村民获得了稳定收入。村集体每年获得50万保底分红,项目赢利后,按占股比例二次分红。村民新增4项收入:一是股金,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的保底分红收入按村民持股比例进行分红,每户每年有不低于1万元的保底分红。二是租金,运营公司对回迁后的村民闲置房屋以每户每年2万元的价格返租,用于开发民宿项目。三是商金,从事三产服务业的村民借助民俗旅游可以获得经营收入。四是薪金,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取得务工收入。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腰长河村借助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将村集体资源投资入股转化为资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变多,构建了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如今村集体拥有的经营性资产已由原来的几百元激增到现在的900万元,过去沈北新区有名的“空壳村”已变成了“富裕村”。

  二是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腰长河村结合锡伯故里乡村游特色小镇建设,使原来老旧散乱的农房变成了如今整齐划一的二层联排别墅,别墅内上下水、电力、宽带、供暖等各种配套应有尽有,室外垃圾桶、宣传栏、健身器械一应俱全,村内道路整洁宽敞,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nyxw/gzdt/202201/t20220114_44914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