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花溪街道先锋村获评全国示范村
发布时间:2021-12-27作者:佚名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人民网重庆12月23日电 今年花溪街道先锋村正式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花溪街道在推进基层乡村治理进程中交出了高分答卷。截至目前,街道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标兵3个、市级文明村2个,成为全国少有的所有行政村均为省级以上文明村的街道。未来,花溪街道将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努力提升老百姓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型党支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这个安置房小区离便民服务中心远,以前过组织生活要去居委会,现在支部建在小区,活动室在家门口,而且议的是小区的事,办的是小区的事。我觉得自己真正发挥了党员的作用。”花溪街道先锋新居小区党支部党员刘登秀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花溪街道城市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辖内6个行政村逐渐演变成兼具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双重特质的“城中村”,物业矛盾、治安稳定、征地拆迁遗留问题等相互交织,管理难度逐渐加大。
为此,花溪街道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打破现有的支部设置模式,将党组织建在治理网格上,一个小区为一个治理网格,以小区(网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党小组长担任楼栋长,党员担任网格员,将网格化党建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解决涉及党群服务、环境整治、突发事件等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使问题化解在网格,服务管理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
“平安生态圈”营造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
“现在的花溪,大到治安巡控、法律援助、应急处突,小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调解,都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置,这让我们感到很安心!”先锋村村民彭远利的这句由衷的感慨,道出了花溪街道开展法治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花溪街道以“群众生活需要、社会治理需要、工作开展需要”为出发点,探索创新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从治安安全、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多个维度构建“平安治理生态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极大助力。
据统计,街道共投资130万元在辖区安装了182个全球眼高清摄像头,对大街小巷、出入口及大型公共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配备专职治安巡逻员66名,以“技防+物防”的模式将管理延伸到村内每个角落。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则通过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招募辖区法律行业工作者、联系援助律师、对接法律专业大学生等形式,为每个小区配备1名法律顾问,建成以区、乡、村三级纵向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与工、青、妇、老、残等维权中心横向联合为载体,以村(居)法律援助微信群为阵地的法援服务网络,促使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加完善。(刘政宁、李洁)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12/t20211224_102245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