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开远市——推进数字化转型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23作者:佚名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角
准备出售的花卉
园区内设施完备
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打造数字乡村,加强新型智慧城乡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智慧化应用场景,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数字乡村筑牢保障网
“刚受伤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里所有的钱都花了,能借的也都借了。”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宜民村村民何为江面对高昂的医疗费曾经一筹莫展,“多亏有了政府的补助,还帮助我女儿找到了工作,才让我们家能够缓口气。”
今年5月,何为江在农田中耕种时被农具所伤而截肢。“在何为江出院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详细了解了他家的困难,并立即在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上反映。”宜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唐文强介绍,作为宜民村的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员,唐文强将何为江的受伤情况以及住院单据等材料拍照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大庄乡的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收到该情况后,第二天就到村内核实情况。一个月后,何为江就拿到了动态监测资金两万元,他家也被识别为脱贫不稳定户,将受到政府工作人员长期的关注与帮扶。
“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返贫动态监测情况的反映,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唐文强说道,以往帮助村民申请补助,需要层层上报材料,费时费力,如今通过一个平台实现全部门联动,避免了错报漏报的情况,也能将情况反映得更加清楚。“我们将持续关注何为江家的情况,计划明年帮助他申请安装义肢,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
预警员上报,村级审核员、乡级管理员跟进实地审核,市级相关部门及时联审,制定出精准的帮扶措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一部手机完成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紧盯脱贫不稳定户、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的困难户,确保不漏一人,实现在线跟踪监测。大大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据了解,该平台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建成,有效打通了市、乡、村三级网络,问题摸排、提出预警、开展分析、实施帮扶、跟踪回访等工作流程,均可在平台上轻松完成。目前,市、乡、村各级干部共计855人参与平台使用,提出预警信息100余条。
平台还具备项目资产管理模块,集申报、审核、监管、督办为一体,包含进度查询、跟踪反馈、后续管理等功能,进一步加强了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管。目前,项目资产管理模块已录入项目538个,形成资产金额2.233亿元,有效实现项目资产管理全程信息化、透明化。
快递进村激活强动能
早上8时30分,开远市快递进村分拣中心一片繁忙。快递员张跃兵正在往载重量3吨的货车上装运快递,他要前往距离开远市区最远的村子——中和营镇格勒冲村。装车完毕,张跃兵和同事们分6路出发,村民们下午就能收到自己的快递。
在大庄乡宜民村村邮站站点,村民万会仙出示提货信息,很快就拿到了自己几天前网购的衣服。“自从有了村邮站,东西邮寄到村里的速度很快。”她高兴地说。
快递进村项目推进以来,开远依托全市46个村委会现有的办公地点建设了村邮站站点,政府对每个村邮站投资1万元,由邮政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建成统一门头标识、包裹架、揽收打印机、电子秤等设备的村级物流网点,全面打通了快递进村到家、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确保开远进村邮件48小时内及时到村,进城农产品于24小时内分拣发运。
“以前,除了城区街道外,每天送到村里的快递不超过10件,而且大多数都是信件。现在每天都有超过1000件快递送往乡村。”开远市快递进村分拣中心负责人李云强对于快递进村工作感触最大,他说,现在许多村民都盼着“小绿车”驶进村口。
今年9月,分拣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进村快递数量不断增加,出村快递量也有了明显提升。“我们作为打通电商路的关键环节,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变化。”李云强说道。“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富口袋”的新路子,中和营镇马者哨的橙子、小龙潭镇的豆腐皮和羊街乡的大米都搭上了快递车,从乡村运往全国各地。
如今,遍布乡村的邮政快递站点连接成快递链,以快递链形成服务链,以服务链振兴产业链,使产业链成为群众致富链,给农产品插上了“云翅膀”。
数字花卉创造新机遇
在开远市羊街乡红土村委会鱼塘村自家花田里,张海备掏出手机,熟练地操作了几下,屏幕上显示大棚内温度达到37度,他赶紧掀开大棚上的膜,及时通风降温。过了一会儿,他再掏出手机查看,温度降到了31度,他满意地点点头。
“有了‘慧农管家小程序’,我们种花就像身边随时有个老师指导,太方便了。”张海备是村里第一个个人种植菊花的种植户,也是率先使用“慧农管家小程序”的用户。“种菊花晚上要补光,以前我夜里得来个四五趟查看棚里的情况,现在打开手机监控,随时都可以看到大棚内的情况。”
在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大厅里,一块巨大的弧形LED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温度、湿度、水肥控制……全区各品种花卉生长区域的相关数据一目了然。“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是整个园区内最重要的一个软件基础设施,它是一个集温室种植到销售环节全覆盖的数字化工具,可以实现花卉产业一张图管理,通过数字工具帮助种植者实现经验数字化,通过数据联动,把花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连接在一起。” 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项目经理储园介绍。
“数字平台将我们的种植过程和管理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产出质量的稳定性。”红河创森公司非洲菊项目经理普贵飞指着50亩非洲菊说道,“这片非洲菊都是无土栽培的,电脑根据光照自主调控水肥进水量、遮阳、喷淋等操作,比人工操作精准多了。”
这一切数字化的精准判断调控,源于专业团队的科学研判支持。在陈发棣专家工作站内,17个实验棚承担着不同的花卉科研任务,在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研发、种苗繁育、高品质花卉种植方面,为开远花卉产业打开局面。“我们的科研数据将为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更好地发挥数字化效用。”工作站的刘化豪说道。
目前,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还处于一期阶段,园区内共有8家花企和2户农户参与。未来,数字平台将覆盖更多企业及种植户,同时,将实现专业人才资源、硬件资源的联动,更好地服务于花卉产业发展,为产业提质增效。(记者:殷洁 通讯员:陶家淇 李镭)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1/zhoushilianbo-new_1220/3820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返乡创业带出一个重楼村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