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⑤——聚焦“全程托管” 做实“三化服务”
发布时间:2021-12-23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盐亭县青茂农机专业合作社
编者按:为破解当地农村“留守老妇幼”化、土地分散化和闲置化、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盐亭县青茂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实际,认真研判村情,深挖本地优势,聚焦“全程托管”,创新探索“农机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的“村社共建”模式,运用现代装备,提升服务水平,为小农户提供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为一体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服务,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收,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互惠共赢。
盐亭县青茂农机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于2015年7月登记注册,注册资金247万元,社成员160余户。合作社致力于开展“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行“村社共建”,为当地社员和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从产中全程托管切入,逐步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为小农户提供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2020年,合作社有机器设备123台为岐伯镇11个村1640户提供植保服务1.5万亩,耕种收作业1.8万亩,粮食烘干、储销5000余吨,经营服务总额达300余万元。
一、开展村社共建,强化组织保障
合作社探索出了“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的“村社共建”模式,由县、镇、村三级统筹协调,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具体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将土地统一整理,开展“保底+分红”的规模化经营。接下来由合作社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开展全程托管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雇佣农民负责日常田间管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带动小农户提供订单式多环节服务,由村“两委”负责引领农机合作社对农户开展服务并代收服务费。通过推行“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的“村社共建”模式,全面带动当地小农户,实现农业节本增收和各方互惠共赢。2020年,岐伯镇11个村1640户平均每户增收500元,平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0%左右。
二、运用现代装备,提升服务水平
为提升装备服务水平,增强托管服务作业能力,合作社购置了悍沃554、704、804、904双排轮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植保轮、烘干机、四轮施肥机、深松机、深松播种机等90多台(套)先进农业机械,同时与周边服务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调动周边农机设备200多台(套)共同投入托管服务。为推行平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每台(套)农机具安装终端GPS定位监测系统。为确保农资供应,建有超过2000㎡的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和超过7000㎡的农机储存、维修、保养车间。为延长服务链条,建有仓容600吨的粮食周转库,购置8台日烘干能力达120吨的烘干机。筑牢硬件支撑,确保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全链条所需设备、技术和基础设施应有尽有。
三、推行三化服务,保障服务质量
合作社实行“三化”服务模式,即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供了质量保证。一是实行专业化服务。合作社整合当地农村社会化服务力量,吸纳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并且技术过硬的设备机手,聘用种田能手、村干部等为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打造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立植保信息系统,全套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烘干、仓储等服务,实现了植保队伍专业化、用药品种优质化、用药器械机械化、全程用药标准化。2020年聘用种田能手58名,开展技术培训68场次。二是提供标准化服务。合作社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制定规范的生产标准和托管服务流程,以“一图、二包、三平台”(“一图”即全县的农耕数据地图;“二包”即托管作业服务包和多层次农产品数据包;“三平台”即农机作业调度与协同平台、农机服务评价平台和为农服务竞技平台)为运营工具,提供标准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的效能和价值。2020年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植保服务1.5万亩,耕种收作业1.8万亩。三是完善产业化服务。合作社将土地托管服务不断向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拓展,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经济效益。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签订种植购销合同并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组织合作社成员和当地农户,共同购置农机具,实行统一存放机具和维修保养,统一管理使用,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结算,统一组织跨区作业的“五统一”管理。2020年完成粮食烘干、储销5000余吨,经营服务总额达300余万元。
四、实现互惠共赢,确保助农增收
合作社大力推行“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延伸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明显。通过“五统一”管理,降低了农业物资成本和生产作业成本,每亩每年节省成本200元,农户平均增收500元,农药化肥用量降低20%,有效防治率超过95%,推动了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效益明显。“村社共建”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等服务业务趋向稳定,实现了小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共赢,为“谁来种地”提供了解决方案。农户可根据自身的兼业状况和劳动力状况,自行选择将全部或部分农活托管给服务组织,实现了劳动力在打工和种地之间的优化组合和最佳配置。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1/12/21/1241ac4479f949c7bb2e0f4c619dc90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