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成效如何?这场发布会为你解答

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成效如何?这场发布会为你解答

发布时间:2021-12-23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主要内容:柳州市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12月17日(周五)下午15:30,在局五楼会议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答记者提问。

  出席领导: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朝培

  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陆广潮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荣华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里明

  媒体机构: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柳州日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南国今报等

  时间: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15:30

  地点:柳州市农业农村局五楼会议室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里明主持]: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柳州市农业农村局举行的2021年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梁朝培、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陆广潮、市农业农村副局长覃艳梅、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荣华,他们将回答各位的提问。

  下面首先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向大家通报我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有关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六个一”工程,促进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健康发展,我们积极落实提升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量与品质的工作任务。

  一是2021年,全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规模约55.2万亩,其中,螺蛳养殖面积6万亩(主养1万亩、套养5万亩),产量1.8万吨。竹笋种植面积7.5万亩,产量6.4万吨。加工型豆角种植面积2.85万亩,产量约5.13万吨。木耳种植800万棒,产量约1万吨。叶菜15.8万亩,产量27.7万吨。

  二是已认定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竹笋、大米、豆角、木耳、螺蛳等)12个,总面积1.65万亩。2021年,我局推荐7个基地认定为第三批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其中螺蛳基地3个、豆角、大米、木耳和竹笋基地各1个。11月,完成了2个新增螺蛳示范基地现场核验。

  三是全市共有21个螺蛳粉原材料农产品(豇豆6个,大米(稻谷)9个,竹笋4个,木耳1个,螺蛳1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柳州螺蛳”于2020年12月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21年我局开展稻谷、豇豆等原材料种植基地环境重金属监测50批次;开展豇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和《加强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的工作要求,抓好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工作,从提升单产、增加规模和监管安全等三个方面,提升原材料自给率,推动螺蛳粉全产业链做实做优做强。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里明主持]:

  感谢覃艳梅副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

  [广西日报记者提问]:

  螺蛳养殖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请问现在对螺蛳养殖的扶持情况是怎样的?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从市委市政府到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扶持螺蛳养殖产业发展。一是政策扶持,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柳州市大力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方案》,同年农业农村部门也出台《加快推进柳州市螺蛳养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对螺蛳养殖产业发展指出明确方向。二是资金扶持,在每年的项目申报方面,单列螺蛳养殖的补助措施。对于主养模式,每亩给予1200元补助;对于套养模式,每亩给予500元补助。三是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门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在螺蛳品种调查与选育、螺蛳饲料开发、养殖模式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每年我们都邀请有关专家来柳州,对我市渔业部门技术人员和螺蛳养殖企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进行授课培训,着力提升螺蛳养殖技术水平。同时,全市各级渔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也深入螺蛳养殖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请问酸笋原料有什么发展计划?

  [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陆广潮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柳州市共有竹林面积75万亩,其中毛竹面积有60万亩,但是适合用于制作酸笋的竹品种主要是麻竹。2021年,全市麻竹面积7.5万亩,麻竹笋产量约6.4万吨,可生产酸笋3.2万吨。到2025年,力争实现竹笋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大退桉还竹的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龙头引领,推广公司独资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柳城县、柳南区、鱼峰区、鹿寨县、柳江区等县区为重点,迅速扩大竹笋基地规模。其次,继续与广西林科院等科研团队深度合作,在种苗培育、经营模式、肥料应用、灌溉、病虫害防治、新品种选育、竹笋采收等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加以推广,建设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高产竹笋基地。三是继续开展竹笋土壤环境和产品监测,推进“三品一标“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主体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建立追溯体系,生产高品质的竹笋。

  [柳州日报记者提问]:

  如何保障螺蛳粉主要原材料豆角、木耳供应?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荣华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一直重视豆角、木耳等螺蛳粉主要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在柳江、柳城、鹿寨、融水、鱼峰、柳南等县区大力发展原材料种植。2021年,全市种植豆角2.85万亩、产量5.13万吨,木耳栽培800万棒、产量1万吨。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关于加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年)》,拟对豆角、木耳、竹笋、螺蛳等螺蛳粉原材料基地进行补助,以促进我市螺蛳粉主要原材料的生产供应。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如何强化种养环节的监管,以确保柳州螺蛳粉原料的质量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梁朝培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局积极加强种养原材料质量提升和安全监管:一是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豇豆、螺蛳等螺蛳粉原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农药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问题基本解决,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效遏制,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宣传发动、主动联系有意愿的大米、豇豆、木耳、螺蛳种养植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按照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以此提高螺蛳粉原材料质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扩大范围。三是重点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促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我市率先在柳南区建设成以绿都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主辐射带动周边20家豇豆种植大户的“广西豇豆质量追溯先行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示范区”,下步将继续向鱼峰区、柳城县、鹿寨县等豇豆主产区推广复制。四是加强对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植企业产品质量检测。重点加大对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植企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追溯处理,严禁本土种养植不合格产品进入螺蛳粉生产加工环节。

  [南国今报记者提问]:如何发展螺蛳粉原材料加工,提升本地原料配套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将做好原料初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和种养基地建设,缓解产业发展的难点瓶颈,做大做强柳州螺蛳粉本地原材料产业,力争提升螺蛳粉本地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对米粉、酸笋、豆角、螺蛳等加工项目扶持,以柳南、鱼峰、柳城和融水等县区为重点区域,培育一批原材料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质量安全水平。2025年以前计划扶持10家原材料加工企业。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里明主持]:

  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感谢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09829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