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生产美 铺就高质高效的产业盛景
发布时间:2021-12-23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000家企业参加线上,500家企业参加线下;线下东莞3万平方米主会场,线上香港、日本两个分会场……今年10月,一场全球化的食品与配料行业盛会——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下称“食博会”)在东莞精彩上演。而另一场与荔枝有关的盛宴刚好落幕。
如果说,食博会和荔枝节是具有季节性的盛事,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项目落户小村庄的案例在东莞亦时有发生。从高规格的行业盛会到高品质、强品牌荔枝再到高收益项目,在东莞,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乡村产业振兴,一条高质、高效的产业之路已然铺就。
农业旺
小荔枝撑起大品牌
走进厚街镇大迳社区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志强的荔枝园,满山的荔枝树长势良好。黄志强说:“以前我们想靠荔枝致富,苦于没有技术。2012年,农科中心推广荔枝新品种,我第一批报了名。”这个新品种叫“冰荔”,是农科中心在一棵自然变异树种上,经过20多年研发,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试种成功,并迅速在大迳社区推广。
“冰荔”自从上市以来,黄志强及其合作社成员的荔枝就不愁卖。每当荔枝上市的季节,黄志强对接客户,采摘荔枝、打包、发货,忙得一刻不得闲。“我们社的荔枝不会走批发的,因为我们的荔枝品质好,又有老客户,往往摘下枝头就被预订了。”黄志强及其合作社成员荔枝的热销是莞荔受欢迎的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荔枝产量达2.09万吨,其中“互联网+电商”的销售比例超过30%,全市荔枝总产值约4.3亿元,实现产销两旺,带动荔农增收。
“冰荔”被称为荔枝中的“宾利”,因为其不仅畅销,还能卖得上价,市场价能卖到380元/斤,是东莞生产的名副其实的“网红荔枝”。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锞便是这款荔枝的见证人和咨询师。
谈及冰荔品种研发的意义,马锞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荔枝做成高端产品。有影响力后,村民看到了荔枝新品种的价值在哪里,所以这几年很多人来找我们去嫁接新品种。”除冰荔外,岭丰糯、观音绿、唐夏红等东莞优质荔枝新品种也在逐步擦亮东莞荔枝品牌。
此外,马锞等科技特派员还致力于省力化栽培技术、管道喷药技术、荔枝树种矮化研究。近年来,荔枝园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荔农的科技意识有了很大提升,种植荔枝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
东莞有一批马锞这样的“田秀才”为荔农保驾护航。目前,东莞入选广东省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名单26人,到2021年10月底,东莞市累计派出25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近三年来,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累计派出农村科技特派员1909人次)。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农业科技特派员,把科技带入田头,利用示范项目带动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土专家”们深耕荔枝领域多年、形成莞荔品牌效应外,东莞农业部门在莞荔的品牌推广上也下了“大功夫”。今年5月,东莞组织3家企业参加第22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下称“中食展”),并在广东展区举行了东莞荔枝专场推介会,吸引了各地采购商驻足交流洽谈;展会期间,还组织东莞荔枝企业参加“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荔枝”之广东荔枝上海黄浦江品鉴推介会。5月31日,“品质朗荔·给荔中国”2021第七届中国(东莞)互联网荔枝节暨大朗荔枝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会上,10家企业成立东莞市农村电商示范企业联盟,组团“走出去”,提升莞荔高端市场份额。今年8月,东莞两家企业入选广东荔枝品牌示范基地名单,莞荔的品牌再次被打响。
龙头强
小配料诞生大展会
“小荔枝”成长为“大品牌”,“小配料”也迎来了“大展会”。
今年10月,以“味自东来,保莞有料”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在东莞举行。这是食博会第二次落户东莞,打破了该博览会的历史纪录。“始创于2016年的食博会,前四年走过北京、南宁、无锡、南京四个中国特色美食城市,第五届和第六届都在东莞举办,没有这样的先例。”本届食博会的协办单位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第六届食博会打造了“1+N”农业国际会展新模式,即1个线下主展场、11场专业活动和10余家互联网直播平台,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份及丹麦、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等16个国家的66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超过1000家大型团体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线下、线上交易额4亿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额50亿元。现场2万多人到场观摩,活动期间的同期专业论坛,吸引了百余万人次线上线下同步观看、评论。线上设立的跨境电商直播间、乡村振兴直播间、抖音电商直播间、微综艺直播间、走播直播间等云展会直播间,共开展19场直播,吸引8214.15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销售金额突破1085万元。
不仅规模大,东莞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的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链较为完整。在农副食品加工领域,汇集了世界粮油巨头及大型央企;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领域,引进了一批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在食品制造领域,培育了一批本土知名品牌。全市食品饮料产业涵盖了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生产设备、检测检验、物流、会展、电商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条。
东莞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还形成了集群效应。其中,麻涌镇被誉为“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拥有产值规模超亿元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23家,世界三大粮油巨头在此落户;茶山镇是“中国食品名镇”,拥有食品及相关配套企业200多家,产品涉及15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
近年来,东莞市利用自身农产品加工集聚优势,推动东莞荔枝、麻涌香蕉、石碣蔬菜、麻涌粮油、品味道滘等区域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个、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4个、“粤字号”品牌产品54个、“三品”认证农产品91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35个。
此外,东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逐渐壮大,有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今年以来,东莞修订出台市农业龙头企业、市家庭农场认定及奖励办法,进一步放宽认定条件、提高补助标准、落实便民措施。2021年,共有48家企业入选今年的东莞市农业龙头企业,对比2020年,数量增加了6家。
产业兴
小村庄迎来大项目
无论是第一产业的品牌荔枝,还是第二产业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这些产业都嵌入到东莞596个村(社区),用数据和案例体现出了富民兴村的情景。
在东莞,富民兴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数据说话:至2020年底,东莞全市村组集体净资产约占全省同级的32%、全国的3.7%。
走进麻三村,小桥流水、凉亭廊道、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湖水绿波荡漾。闲逛古梅广场特色商业街,道路整齐划一,既有广东小吃一条街,也有消费者熟知的餐饮品牌。
近年来,麻涌镇麻三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乘借华阳湖建设的东风,对华阳湖沿岸的旧厂房及低效益片区进行“三旧改造”,积极盘活闲置及三旧地块240.2亩,对其中的85.3亩土地重新包装、推出市场,先后引进了华阳湖创客坊、原创坊、壹城、古梅广场等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该片区已蝶变为麻涌的新商业圈。
麻三村党工委副书记温灌钊介绍,靠着这几年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提升,麻三村招来了一个个“金凤凰”,凭借商业租金,脱去了次发达村的帽子。2020年,麻三村经济纯收入达2765万元,比2018年增长85.94%。
“我的商铺租金都翻倍了,每个月还能领到额外的老人生活补贴呢!”谈到现在的生活,麻三村的村民炳叔脸上笑开了花。随着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麻三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务工人员,住房需求激增。出租屋数量大幅增加,月平均租金从8元/平方米提升至15元/平方米。在经过环境整治和耕地统筹后,麻三村的土地租金从原来800—1000元/年/亩上升到1500元/年/亩,有效增加村民收入。
同样是次发达村的滘联社区也是如此。“以前是人家选择我们,现在是我们选择他们。”万江街道滘联社区党委书记李婉乔这样描述该社区招商工作的前后变化。据介绍,滘联社区去年成功引入三大产业园,分别是三航科技制造中心、智能高科产业园和新茂智谷产业园,其中三航科技项目是东莞市重大项目,建好后预计为社区每年增加140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为社区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入驻,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在东莞还有很多实业兴村、支柱产业赋能集体经济的村庄,如“中国毛织第一村”的大朗镇巷头社区、造纸名村的中堂镇潢涌社区、“全国智能手机第一村”长安镇乌沙社区……实业兴村、产村融合,东莞美丽乡村用实力绘出乡村振兴实景图。
■专家声音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产业振兴要让村民获得红利
东莞乡村今后的产村融合发展要往哪些方面走?如何让村民同步收获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福利?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林江认为,在目前的数字化背景下,从项目来说,东莞乡村可以吸引到很多产业,如人工智能、康复器械,或者是电商、医疗、销售……每个村应该立足于本村的现状,深入观察调研,寻找属于本村发展的道路,之后再去制定规划发展的方案。
他建议,如果东莞的乡村想要介入一个产业或者建立某种产业集群的话,一定要和周边城市、地区的某种产业有关联度,如配合其他产业做生产、研发或者营销、财务的基地。在其过程中,镇政府要主动帮助乡村对接相关的投资者,考虑更多的问题。只有达成了良性的互动和沟通,才能促成在产业上的共识,开展长期的合作。
在让村民同步收获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福利方面,林江指出,东莞应该要让乡村中的农民积极地参与到工厂或者项目的建设中去,往里面注入自身的价值,这样农民才能获得分红和股份,和当地的企业共同成长。而不是简单地走原先出租厂房、赚取租金的老路。
■乡村样本
油榨村打造乡村文旅网红地
“678艺时代”文创项目赋予旧村发展新动能
把头发画成树叶,与头上的玉兰树相映成趣;穿过巷道,在游乐场中来一场欢畅淋漓的卡丁车比赛;漫步大街上,动人的音乐传来,诉说着这座旧村的新变化。
11月的傍晚,新四油榨村人流如织,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还是空置率近90%的旧村。今年春节期间,东莞市横沥镇新四油榨村初步建成的“678艺时代”文创项目“开门迎客”,没有历史文物、缺少名人故事、空置率达九成的旧村,摇身一变,“一炮而红”,成为了一个日均吸引近万人、超八成是年轻人来打卡的乡村文旅网红地。
“油榨村项目可以说筹谋已久。因为新四村历史资源匮乏,村内几乎没有历史文物和名人典故,文化底蕴相对薄弱。”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直言,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愁、留住记忆,更要有产业的支撑。如何在资源匮乏的乡村打造创意产业、激发旧村活力,是多年困扰发展方向的问题。
新四村位于东莞东部横沥镇的东北面,由油榨村、小田头、小坑尾、黄塘四条自然村组成,户籍人口2366人,外来人口接近3万人,2020年村组两级总收入4010.9万元,其中油榨村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好。
据悉,油榨村“678艺时代”项目在一开始就专门成立了“678艺时代公司”,并实行股份制,由村集体、创始人和项目运营团队占据公司51%股权,以便于项目的决策和运营,其余股权则进行招股。
“这样的优势是既充分让村民参与其中,提升其积极性,又可以保障运营团队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周学伦坦言,该模式下村民不仅仅是房屋出租方,更成为项目的其中一分子,而运营团队也不仅仅只是运营,团队也有股权投入,可以避免因项目团队“只拿钱不投入”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采访过程中,周学伦多次提到这一点,这也是“678艺时代”一直坚持“村民参股成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的原因。
正值饭点,“678艺时代”文创街区里,小熊游乐场迎来了短暂的平静。今年7月,嫁到新四油榨村的村民郑葙庭租下了这块过千平方米的地,做成了小朋友们喜爱的游乐园。“一到周末,这里可热闹了,最受欢迎的还是卡丁车,总是排起长龙。”郑葙庭指了指旁边的小型赛道说,“因为人气,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作为本村的村民,也对这个项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她还将引进更多游乐设施,打造一个藏匿于旧村中的“儿童乐园”。
这是新四油榨村众多回流年轻人中的一位,“678艺时代”火了,村中的年轻人也回来了。相关负责人介绍,“艺时代一期项目有24间铺面,其中有5档都是本村的年轻人在经营。”“678艺时代”项目注重强化对本地年轻力量的“回流招引”,在业态招引、运维管理等方面对本村人才都会有一定优惠。
今年30岁出头的“B姐”周美玲就是其中一个受惠者。午饭时分,周美玲在店里忙碌着。原本在其他地方经营茶饮摊档的她,在村干部的动员和自己的多次考察下,最终拿下文创街区的一间临街铺面,店铺面积不大,但生意很好,招牌菜“B姐柠檬茶”在最高峰时一天能卖四五百杯。“这里人气越来越好,除了给我们提供半年的免租期,还会控制同一业态的数量,比我在其他地方开店好太多了。”周美玲说。
如今,“678艺时代”已成为横沥乃至东莞一个特色网红景点,高峰时期一天就有近2万人前来“打卡”。“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横沥镇新四油榨村用自己的故事书写了东莞产业振兴的传奇。
数读东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资产
至2021年9月底,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达2198.7亿元(村均3.95亿元)、净资产186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27%、7.69%;负债率15.1%,比2015年底下降2.6个百分点。
示范创建
至2021年9月底,全市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199.8亿元、纯收入150.8亿元(村均2712.23万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13%、10.78%;出租收入占比73.5%,出租物业总面积为10418万平方米,平均租价15.8元/平方米;非出租收入占比26.5%,比2015年降低0.1个百分点。
监督管理
近年来,东莞逐步形成了民主理财、财务监管、审计监督、审查监控、统计监测、责任追究、薪酬激励、督查考评、阳光交易、预算管理“十管齐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建成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动集体资产网上交易,推广“东莞村财”APP。截至2020年底,全市村组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累计成功交易项目10万宗,成交金额1311.5亿元,平均溢价率达8.4%。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37300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