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干切粉,东泉繁荣商贸的缩影 ——乡村振兴样板乡镇·东泉镇经济“逆袭”发展探秘(上)

干切粉,东泉繁荣商贸的缩影 ——乡村振兴样板乡镇·东泉镇经济“逆袭”发展探秘(上)

发布时间:2021-12-15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晒干切粉

  

  晶莹透亮的干切粉成品  

  开栏语

  柳城县东泉镇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工商贸易繁华,红色文化与宗祠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搭乘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快车,东泉镇酸豆角、酸笋产业日益壮大,并计划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洛东公路通车在即,东泉镇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为此,我们策划“乡村振兴样板乡镇”系列报道之东泉篇,以图文形式展示东泉镇的饮食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营商优势,彰显东泉在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中的担当作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真抓实干。

  凌晨,东泉镇大樟村,村民雷献强在村里第一个亮起了灯,在干切粉制作台前忙活起来;清晨,东泉镇居民贾春梅在店铺里生起市场第一把火,为来往食客盛上一碗碗干切粉……他们用双手描绘着致富蓝图,干切粉凝聚了东泉人的勤劳与智慧,折射出的是东泉镇繁荣商贸的现实缩影。

  洗米、磨浆、蒸粉……从凌晨2点开始,雷献强就一直忙着制作干切粉的原料——粉皮,雪白的米浆经过特制的蒸笼,高温蒸煮,即将米浆蒸熟成了一张张雪白的粉皮,再经特质的竹盘盛出晾晒。

  “一天大概可以做三百来公斤干切粉,一公斤批发价是11元左右。不过我们这行要看天吃饭,没太阳就外出打些零工。”雷献强说,晒干后的粉皮需经过开水浸泡,才能放入切粉机内制成干切粉。

  雷献强对干切粉的评价是“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有着20余年制粉经验的他告诉记者:“东泉干切粉有百年历史,干切粉能在东泉盛行那么久,不仅因为它劲道、口感好,更因为它保质期久、易入味,这样就更方便外出做工的人能快速煮吃,不耽误工作时间。”

  雷献强这边刚打包好干切粉,贾春梅便上门取货。“早上6点就要出摊,来买农副产品的司机刚好这个点卸货装货。”贾春梅说,东泉镇是名副其实的“不夜城”,凌晨开始就是各类物流商贸的集中时间,必须赶早熬汤调料。

  为了适应各地顾客的口味,贾春梅在原始的三鲜干切粉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客人提供了香肉干切粉、干切螺蛳粉、干切炒粉等多种品类的干切粉产品,广受顾客好评。“市场里面基本就是我来得最早,好多老顾客5点多钟就坐在摊前等了,去晚了耽误别人时间。”

  踏实肯干、乐于创新、勤劳朴实……干切粉将东泉人的“经商智慧”与“经商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东泉镇以市圩为纽带,串联了甘蔗、蜜橘、干切粉、木薯等特色产业发展,并结合四通八达的路网不断壮大全镇物流、娱乐、饮食等第三产业市场。

  东泉镇党委书记周志告诉记者,下一步,东泉镇还将坚持城乡一盘棋思想,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二三产业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平安乡村协调推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093143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