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乡村蝶变美如画
发布时间:2021-12-15作者:佚名 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宽敞平坦的村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涧溪,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来往穿梭的菇商小贩,幸福绽放在群众的笑脸上……初冬的卢氏县,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近年来,该县依托绿水青山好生态,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大格局,出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意见》,在全县确定第一批30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定期举办“擂台赛”,通过强基础、育产业、优生态等措施,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美丽乡村展现农村田园美
该县瓦窑沟乡古寨村的黄怀科家是村里党员示范户,每天早上,他都会和几名志愿服务者义务清扫村组道路、督促村民按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看着眼前干净整洁、景色宜人的“新家园”,黄怀科风趣地说:“村民‘住洋楼’走平路,连年产业大丰收,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由古寨村卢云生、卢辉兄弟俩投资千万元创办的龙首山庄民俗博物馆里,大到碾盘、水车,小到粮票、像章,传统农耕老物件应有尽有,今年还新开辟了卢氏革命老区百年历史展馆。该展馆作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看农耕老物件、听红色革命故事、吃农家饭菜,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菌果飘香铺就致富路
走进该县横涧乡大村食用菌基地标准化生产大棚,阵阵菇香扑面而来,脱贫户杨彦军和妻子张海枝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不到10点就将满满的20多筐鲜菇交售到基地的冷库。“今年用25万元金融普惠贷款承包了6个香菇大棚,一年四季闲不着,预计全年可净挣20万元。”杨彦军笑着说。
今年秋季,该县官道口镇的万亩高山水果喜获丰收,红彤彤的苹果和金灿灿的玉露香梨压弯了枝头。继9月23日“三门峡市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该镇果岭村举办之后,近日百名网红大赛也在果岭村成功举办,昔日多见树木少见人的深山村成了网红打卡地。
截至目前,该县袋料香菇种植数量3.2亿袋,年产量30万吨,核桃、苹果、梨等果树种植面积100余万亩,年产量6万吨。菌果从业人员15万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菌果成为卢氏山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撬动了渤海香菇交易中心、福嘉食品厂、华阳食品厂、五里川核桃交易市场等一批菌果二三产业蓬勃发展。该县香菇产量占全国的4%,核桃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产量也名列“全国核桃十强县”第四位。
文明新风吹进山村
“兰草村,好地方,革命老区活力强;新时代,新思想,党员先锋要发扬……”在该县官坡镇兰草村,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家喻户晓,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文明村风深入人心。
“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就是为了让每个村民看得懂、做得到、坚持好。”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小东说,“在乡风文明实践中,兰草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孝道文化等资源,发挥乡贤能人作用,建成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器工坊和传统美食一条街,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开展文明诚信家庭、道德模范、争先创优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发文明向上力量。”
如今的卢氏县,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向上向善、奋勇争先动力十足,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书春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县干群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万名志愿者服务者遍布乡村、社区,村民主动参加乡村治理的热情更高了,乡风文明实践活动不断焕发出新气象。(记者刘景华 通讯员 张海军 高长军)
责任编辑:王志远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12-14/23649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创新方式方法 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篇:什么是丰收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