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组织建设 > 做好大文章 筑牢大粮仓——四平市黑土地保护工作纪实

做好大文章 筑牢大粮仓——四平市黑土地保护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07-27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广袤富饶的黑土地,奠定了四平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基础,也因此让四平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做好“黑土地保护利用”大文章,筑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粮仓!

  四平市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护黑土地重大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线,聚焦解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坚持治理、保护、利用一体发力,其经验做法在第八次国务院大督查中获得通报表扬,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四平方案”。

  科学谋划——

  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四平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谋划,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专责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四平市坚持把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全部建立黑土地保护专门机构,不断强化黑土地工作体系建设。从2021年至今,连续3年制定《四平市黑土地保护工作推进方案》,确定年度黑土地保护各项技术,将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构建了任务清楚、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

  强化宣传培训。组织编写印发《四平市黑土地保护工作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问答形式,将黑土地保护有关政策知识、技术措施和保护性耕作,分别编制成册,发放给基层干部、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规模经营户,让基层干部群众看得懂、学得来、用得上。以“保护黑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每年开展“田长制”“耕地保护”“水土保持”“黑土地保护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专家现场答疑、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黑土地保护工作,吸引众多农户主动参与。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黑土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社会黑土地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黑土地保护的良好格局和浓厚氛围。

  强化规划引领。将黑土地保护纳入《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编制《四平市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依据《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利用制度体系,推动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向黑土地保护利用聚集。

  强化科技支撑。制定了《黑土地保护科技创新工作方案》《黑土地保护科技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确定黑土地保护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指标。发挥全市111人省级科技特派员作用,组织科技特派员就黑土地保护相关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科技培训。积极推荐省级科技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承担的“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单位,推进农业标准化研究”等7个项目,列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获批资金共317万元。依据国家和省科技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组织指导康达、梨树实验站等企事业谋划重点入库项目21项。

  强化激励担当。制定了《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考核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工作,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纪委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释放黑土地保护红线不容触碰的强烈信号;

  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列为乡村振兴和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选拔任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基层干部。

  精准施策——

  集成组装3大板块10大项目

  四平市把黑土地保护纳入全市“三农”中心工作,印发《四平市2022年黑土地保护工作推进方案》,将黑土地保护技术措施集成组装为3大板块、10大项目,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黑土地保护基础设施板块。让农田变良田,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3.7万亩,建成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12.2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7.2%。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75.08万亩(控制量),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5.2%。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田长制”设置市县乡村四级田长852名、网格监管人员2608名,设立田长制公示牌824个,共开展巡田6800余次。不断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09个、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点1103个,实现监测网络全覆盖。2022年,全省唯一一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四平。2023年,全市计划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4平方公里,目前,已实际完成71平方公里。

  以保护性耕作推广为重点,进一步夯实黑土地质量提升板块。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022年,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570万亩,比2021年增加77万亩;2023年,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已达到580万亩,基本做到了适宜区域全覆盖。在推广“梨树模式”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50个,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实施单元,利用导航作业,率先实现现代农业的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2022年年末,梨树县“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标准化示范区,被确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如今,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以绿色防控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巩固提升黑土地环境质量板块。重点推广生物防螟技术、杂草防除、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2023年,全市完成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任务767万亩,建成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7个、村屯畜禽粪污收集点1544个,配置畜禽粪污运输车辆273台(套),76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配套建设粪污储存处理设施投入运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收储运体系基本形成。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有序开展,秸秆全域禁烧和科学离田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85%以上。

  黑土地保护三大板块十大项目,凸显了“一提档、三首创、两增加”的特色。“一提档”,即黑土地保护利用全面提档,全域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用好养好黑土地作出“四平新贡献”。“三首创”,即制定出台《四平市黑土地保护条例》,开创我国黑土地保护地级市立法先河;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全省首创,实现生产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田长制”全省首创,率先实现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和乡镇村屯全覆盖。“两增加”,即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推广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在洪涝灾害的影响下,较2021年依然实现正增长,达到93.49亿斤,发挥了黑土地保护在粮食安全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多维驱动——

  实施全方位司法保护

  四平市高效综合施策,坚持问题导向、多维驱动,抓实黑土地保护监督工作,开创全方位黑土地司法保护新格局。

  强化纪检监督。四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专项监督工作组,梳理67个量化监督指标,发挥“1+9”监督工作机制作用,强力推进盗采黑土泥炭等违法行为专项排查整治,释放黑土地保护红线不容触碰的强烈信号,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黑土地保护领域共立案272件29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9人,给予组织处理197人次,采取留置措施21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追缴资金2000余万元。

  强化司法保障。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组建黑土地保护专业化办案团队,坚持惩治犯罪、督促履职、矛盾化解、源头治理同步推动。截至目前,起诉涉黑土地类犯罪87件147人,办理黑土地保护领域案件511件,督促恢复耕地、林地、草原3300余亩,拆除非法建筑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回收清理各类固体废物3000立方米,整改违法畜禽养殖场12家。在全地区67个乡镇(街道)实现“网格化”全覆盖,选聘158名“黑土地检察保护监督员”,邀请22名专家人才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黑土地保护。梨树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特邀检察官助理王贵满说:“近年来,应检察机关邀请,参与多宗涉黑土地案件的实地踏查,就土地破坏和修复情况给出专家意见;多次参加检察机关黑土地保护领域案件听证会,就案件事实认定、监督意见和整改措施给出听证意见,从中深深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精准、负责的监督态度。”

  强化协作联动。四平市检察机关以“市院党组高位推动、四大检察多维驱动、府委两院协作联动、社会各界同频互动”四位一体的工作理念,与市纪委监委共同出台《黑土地保护领域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工作办法》,明确了黑土地保护与国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交叉案件中的线索移送路径、问题处置办法和会商研判机制,形成“相互支持、各司其职、有序衔接、合力推进”的联动工作模式,确保“监”“检”衔接全覆盖更顺畅。与市中级人民法院会签《加强公益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着力解决证据采信、司法鉴定、惩罚性赔偿适用等困扰基层公益诉讼工作的常见问题,合力推动黑土地保护领域公益诉讼起诉审判工作高水平发展。与13家行政机关召开黑土地保护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联席会,共同建立黑土地资源保护重大执法信息联络员制度;联合市自然资源局、税务局,共同制定加强土地资源保护领域协作配合的“13条意见”,筑牢黑土地生态“保护网”;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等3家科研单位,共同签订黑土地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黑土地检察保护联络站,促进检察业务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7月21日,与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吉林师范大学和吉林梨树黑土地学院联合建立“四平黑土地生态保护教育实践基地”,重点发挥智库支持、学术研究、保障科研、人才培养等职能作用,着力构建以“实务能力优、学术力量强、研究问题精、成果应用实”为特色的黑土地生态保护领域“检、学、研”合作高地。

  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引领

  四平市创新机制引领,坚持靶向用力,推动黑土地保护实现突破升级,确保各项工作有形有神、有声有势、有力有效。

  构建平台,产业提效。用系统化思维谋透黑土地保护,做大做强黑土地保护农机、科研、展销“三个平台”,建设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整体配套方案。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免耕播种机,解决农机农艺适配问题,目前,已发展到第8代产品,累计投放市场2万余台,在全国10个省区得到广泛应用,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中联农机智能农机公司投产的大马力智能拖拉机填补了东北空白,得到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隆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四平农机产业园研发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构建高层级交流平台,连续8年成功举办第八届“梨树黑土地论坛”,与先正达、北大荒等企业集团签约,国务院领导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已成为共商黑土地保护大计的高端平台。打造高水平展会平台,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现场销售农机3400多台(套),销售额达2.72亿元,创下四平会展史“五个前所未有”: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形式之新、影响之广、成果之丰。

  模式创新,体系升级。以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前提,以现代农机装备为支撑,构建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治理体系。创新技术体系,全域探索“梨树模式”有效形式,依据不同生产区域、不同气候类型和土壤条件,形成了秸秆均匀覆盖免耕、秸秆条带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条带旋耕、高留茬垄侧栽培、秸秆深翻还田、秸秆科学离田、粪肥堆沤还田“4+X”模式,推动黑土地保护示范体系升级,为黑土地保护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我们目前承包的1000多公顷土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使用了6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告诉记者。

  打造样板,示范引领。2021年,全面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县成为黑土地保护示范样板,科技人员依托强大科研优势,建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2022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取得新成果,梨树县梨树镇泉眼沟村万亩核心示范基地、伊通满族自治县马鞍镇4000亩示范基地、双辽市双山镇秀水村6000亩示范基地有序推进。构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梨树模式”示范体系,乡乡有单元、村村有基地、屯屯有示范点,打造一批适宜不同条件的工程技术组装示范样板。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7/t20230727_8744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