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后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7-10作者:佚名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入梅以后,全省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据省气象部门测报,未来15天内将迎来2-3轮强降雨天气,此时正值早稻成熟收获关键时期和中稻生长敏感时期,强降雨天气有可能引发阶段性洪涝灾害,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疏通三沟,抢排积水。降雨前,要及时挖好田间厢沟、围沟、腰沟,确保“三沟”通畅,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雨后,受淹的田块,全力组织排水,尽量减少作物受淹时间,减少植株损伤。在退水时随退水捞走漂浮物,减少植株压伤和苗叶腐烂,防止泥打沙压损害植株。
二是因苗施策,分类田管。受淹时间较短的中稻,及时洗苗让植株尽早恢复活力。中稻田退水后视苗情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及少量钾肥,为植株补充养分,增强活力和抗逆性。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雨水多发情况,因田因苗及时晒田,可采用早晒轻晒多晒的方式,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少部分刚刚播栽的田块,因遭遇强降雨缺苗少苗,特别是直播稻田,要及时补种补苗。
三是加强监测,科学防治。雨后高温湿热环境,极易造成水稻病虫害大爆发,要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密切关注强降雨带来的“两迁”害虫对中稻的危害情况,退水后要及时防控,防止“灾后灾”。重点抓好“两迁”害虫、纹枯病、稻瘟病等防控。
四是及时抢收,减少损失。组织人力、收割机及时抢收成熟的早稻,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避免因收割不及时造成早稻穗上发芽,及时脱粒晾晒和机器烘干,避免堆积造成发芽霉烂,确保颗粒归仓。根据早稻成熟收获时间,合理安排晚稻播种育秧期。早稻收获后,根据秧龄,及时栽插。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ywtz/snyjstgzz_9001/202306/t20230627_47244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