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资讯 > 立足创新发展 整合优势资源 嘉荫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县

立足创新发展 整合优势资源 嘉荫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县

发布时间:2021-12-11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全省乡村振兴专项典型案例推介(四)

   

  立足创新发展  整合优势资源

  嘉荫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县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麓,是“林都”伊春的“北大门”,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因出土了首具恐龙化石“神州第一龙”而被誉为“第一龙乡”,是生态旅游资源优渥、多元文化交融的边境旅游县城。近年来,嘉荫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优良生态为发展底色,稳步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科学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持续拓宽农民多元化增收新路径,并于2021年获评为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目前,全县建成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森林乡村4个、省级以上文明乡镇6个(文明乡村15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各类乡村旅游景点百处以上。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乡村旅游,为新业态发展“定好盘子”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伊春市“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特点,编制了《嘉荫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四个子规划,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每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理念统一、步调一致。二是坚持全域发展。努力打好“乡村+景区”组合牌,借助成功创建伊春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推动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与A级旅游景区相结合,形成景城联动、景区带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永安东湖和太平岛风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在景区周边村屯打造了以白桦丁香和荷花渔村为代表的民宿、以汪家大院为代表的农家乐、以红光乡现代农业特色采摘园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6个。三是抓好监管工作。充分利用旅游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有效发挥联合执法队伍职能作用,开展经常性旅游行业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查处“黑车”、“黑导”、“黑社”、不明码标价、哄抬物价、不执行政府定价等涉游违法行为,全面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块来之不易的招牌。

  

  二、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旅游,为新业态发展“开好路子”

  一是打造优质文旅融合产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嘉荫县以恐龙、边境及域内外民族文化符号为植入点,打造了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江畔公园国防文化教育长廊、俄罗斯风情园、鄂伦春风情演出等边境文化景点,彰显文旅融合特色,提升嘉荫乡村旅游独特魅力,并与逊克县和萝北县达成合作机制,齐力打造黑龙江中游旅游带,实现共赢发展。二是释放“旅游+”产业强劲活力。嘉荫通过强力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使旅游成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牵动一产、托举二产,实现三个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森林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均实现增长,“旅游+”释放产业融合强劲活力。建设了能够体现淘金文化、抗联文化、知青文化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以及一批以永安村为代表的民宿示范村、以结烈河村为代表的农业观光示范村、以辽源村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示范村,力争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历经疫情,嘉荫县把握住旅游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在全力打造恐龙文化品牌基础上,突出具有嘉荫乡土特色的知青和鄂伦春文化,以“我为乡村来代言”、“神州龙杯·嘉宴”烹饪大赛系列宣传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农事体验、美食品鉴、生活慢享等旅游元素,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让游客切身感受原真性乡村生活和原生态江鱼美食,留下有回味的乡愁记忆。

  三、以统筹发展放大乡村旅游,为新业态发展“打好底子”

  一是与乡村特色禀赋相结合。立足乡村原有的乡土文化、风俗人情,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环境的承载力,遵循自然的原始美,使各村屯的特色风貌充分彰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以外保兴镇马连村为代表的红色历史文化村,以乌拉嘎胜利村为代表的鄂伦春民族风情村,以向阳乡茅兰沟村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村。乌拉嘎镇胜利村、常胜乡桦树林子村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二是与乡村环境治理相结合。为巩固扩大乡村生态保护成果,实施了乡村美化、绿化工程,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农村公路231公里、改造危桥16座;高起点设计实施了村屯绿化美化方案,栽植绿化树23.3万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5%,超过省定标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体系,建设农村垃圾分拣中心109个,改厕468座,乡村风貌明显改观。常胜乡桦树林子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乌云镇河沿村、保兴镇大同村、向阳乡茅兰沟村和育新村被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三是与村民致富增收相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2020年,全县休闲农业经营收入352万元。目前,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582人,其中农民420人;现有休闲农业聚集村12个,农家乐155个,乡村民宿28个,有效改善农村人口流失,有效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供稿单位:伊春市嘉荫县)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112/043183aa341049f3a0d88fe107d3e8b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