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哈拉海镇:昔日盐碱荒地 今朝沃野粮仓
发布时间:2023-03-24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昔日的不毛之地,种出了亩产超过400公斤的绿色有机水稻,在农安县哈拉海镇金大房子村,上千亩盐碱地改造成的稻田已种满一季,粮食产量、土壤质量、配套设施等的前后对比,赢得当地农民连连称赞。
“去年,我们村这片后备耕地改良得非常成功,盐碱地成了高产田!”日前,金大房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凯满脸笑容地说,通过实施盐碱地改水田项目,让荒地成了“新粮仓”,他们对实现粮食增产也充满了信心。
“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全国两会对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表述,更加坚定了农安县改良盐碱地的决心。过去的一年,农安县充分利用后备耕地资源,实施盐碱地改水田项目,涉及2个乡镇、5个行政村。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水田7500亩,并配套新建引排水沟渠138.7公里、水泥路7.2公里、砂石路40.8公里、进退水闸门198座……
记者在金大房子村项目地看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已经完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俨然是一片人工改造的沃土良田。“过去这里零星种植过几片旱田,不仅地难种,而且作物产量低、品质差,盐碱地也就渐渐成了荒地。”农安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才万林告诉记者,如今的盐碱地改良正由单一开发治理,向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转变,并兼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
风吹沙土遍野跑,盐碱地上不长草。作为项目先行区,上千亩“盐碱地”是如何向“高产田”转变的?高效统筹土、肥、水及栽培等要素,因地制宜全面推广水稻种植,综合应用土壤改良、治理修复等技术提高盐碱土壤质量,让一片片盐碱地恢复了粮食生产的功能属性。
“改良盐碱地是个慢工夫,我们将优化改良技术,利用3年时间逐年培肥地力,按照每亩地2吨的用量,在项目先行区分批次增施有机肥。”才万林表示,这样的持续投入能够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剧增、生物菌大量繁殖,达到活化养护土地、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从根本上调节土壤酸碱度。
种地就是“养”地,养地才能“治”地。实施盐碱地改水田项目过程中,每年都会通过“水溶法”,灌水洗去土壤中的碱性。“将活水引入农田,选育耐盐碱品种,使土壤环境适合水稻根系生长。”在才万林看来,这片盐碱地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每年春季,我们都会对土壤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并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在稻田里施入生物菌剂,人工添加盐碱土地缺乏的微量元素,为改良后的土壤补充能量,预计还能增产10%左右。”
一次性改良、可持续利用,见效快、效果好、可复制。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今年农安县还将加快盐碱地开发利用进程,继续实施盐碱地改水田项目,让盐碱地生产出更多优质粮食。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3/t20230322_8682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双辽:人勤春早绘新景
下一篇:松原:春耕备播忙 不负好春光
最新信息
- 2024-11-27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
- 2024-11-26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
- 2024-11-19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
- 2024-11-19核心微生物菌群通过诱导宿...
- 2024-11-15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
- 2024-11-14李强在河北调研时强调:坚...
- 2024-11-12新型纳米抗菌肽可抑制耐药...
- 2024-11-05李强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
- 2024-11-04韩俊会见斯洛伐克农业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