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农特产品借网“走四方”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甘肃农业信息网
“老铁们,晚上好!我是来自甘肃庆阳的苹果哥,欢迎走进我的直播间……”这段时间,家住西峰区温泉镇黄官寨村的果农张智荣每天晚上都利用抖音平台推介销售自家的苹果。他借助网络,目前已销售了一千多箱。
张智荣从2007年开始经营果园。2011年3月,他成立庆阳陇清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苹果种植基地。十多年来,他坚持种植有机苹果,按照统一生物农药使用、统一有机肥料使用、统一套袋、统一铺设反光膜、统一贴字、统一取样检测、统一收购和销售的“八统一”模式,带动周边近千户农户种植苹果、樱桃2500多亩。
“这几年,我们的苹果都在网上销售,不仅开通了网店,还注册了抖音账号,去年一共卖了四千多单。”张智荣介绍,目前合作社共有苹果树150多亩,今年总产量达到20多万斤,其中70以上的商品果有13万斤,除了给北京一家有机农产品销售平台供货外,主要利用网店、抖音直播平台销售。
与张智荣一样,西峰区很多果农都通过淘宝、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销售苹果。什社乡庆丰村果农拓建军家有8亩果园,每年的产量达到四万多斤。他从2015年开始在微信平台销售,主要发往南方省份,年销售收入在15万元左右。
随着全区苹果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西峰区积极构建果品生产流通服务体系,推广“互联网+果业销售”,实现足不出户就将苹果卖到全国各地。
苹果借网跳出“农门”,香包、刺绣等特色民俗文化产品也搭乘“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11月22日,在庆阳绣韵文化传播公司的展厅里,香包刺绣传承人赵丽珺边正通过快手平台向粉丝介绍中药香囊的制作方法。
今年51岁的赵丽珺是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村民,她从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香包刺绣。2012年,她成立庆阳绣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设计、销售各类香包刺绣产品,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1000多名群众发展香包产业。
“新冠疫情发生后,线下销售受到影响,我就注册了快手账号,利用互联网宣传推介我们的产品。截至目前,线上销售额达到10多万元,虽然销量不是很大,但可以很好地外界宣传我们的产品。”赵丽珺说。
这几年,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达到130多万元,纯利润在60-7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内蒙古、新疆等地。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大力建设乡村网店,培育电商人才,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开通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及专场直播活动。打造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规范运营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完善物流网络。
据了解,目前,西峰区共有快递企业18家,已建成1个区级电商服务中心,7个乡级服务站,98个村级服务点。今年1-10月份,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3.6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887/202112/19021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中国高原藜麦之都的崛起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