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农时代-农民HZS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之窗 > 渭南市:应对强秋淋晚播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意见

渭南市:应对强秋淋晚播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9月下旬以来,我市出现了自上世纪六十年来最严重的持续阴雨天气,全市小麦主产区普遍土壤过湿,部分田块出现积水。10月上中旬,多次出现的强降雨,进一步加重农田积水,增加了秋播工作难度,也增加了病虫草害发生的风险,为有效应对强秋淋天气,确保小麦苗齐苗壮,狠抓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一、科学晚播。应对强秋淋做好抢收抢种,适墒播种;提高整地质量,增施基肥和有机肥;选种中早熟品种,适当增加播量,按超过播种适期10月20日每2天,播种量由30斤增加1斤计算;播种宜浅,以3~4厘米为宜,争取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积水时间过长,机械翻耕困难,播种时间过晚的田块,可采取无人机撒播或播种机硬茬播种方式抢播。

  二、防治病虫。土壤长时间湿度过大或积水,易造成小麦根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霉菌及地下害虫的侵害,导致大量出现烂苗、死苗、弱苗,严重影响出苗质量。坚持以农业防控措施为基础,以小麦秋播种子处理为重点,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苗期病点挑治等措施,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杀菌剂与辛硫磷、毒死蜱、噻虫嗪、吡虫啉等杀虫剂混合包衣或拌种,兼治多种病虫害。小麦苗期,条锈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发生较重田块,及时进行挑治,压低病虫基数,减轻危害损失,确保小麦苗期生长安全。

  三、冬前化除。土壤湿度大,杂草出苗早,草量大。冬小麦出苗后40天,可选择晴朗无风,气温10℃以上天气及早进行化学除草。可选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5%唑啉草酯乳油、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7.5%啶磺草胺、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等防治野燕麦、黑麦草、看麦娘等主要禾本科杂草;选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防治节节麦、雀麦等恶性禾本科杂草;选用唑草酮、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20%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防治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納、荠菜等阔叶杂草。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11022/97776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