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一、模式简介
四川省广汉市在秸秆综合利用中,以“肥料化”、“燃料化”为主导,“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为补充,建立起“三大体系”,率先走出一条适合于广汉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
二、模式背景
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虽然各地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秸秆露天焚烧现象仍屡禁不止,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危及交通安全。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环保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四川省广汉市地处四川盆地腹心、成都平原核心地带,全市幅员面积538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60余万。现有耕地42万亩,主要栽种小麦、油菜和水稻,全市年播种面积110万亩(含蔬菜),年产生秸秆约20万吨。2012年前,四川省广汉市同样存在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为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广汉市进行了大量探索,逐步摸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
三、模式图
(一)模式流程图
1.组织体系
2.产业体系
(二)模式实物图
1.农作物秸秆田间机械捡拾打捆(下图)
秸秆捡拾机械田间打捆
等待装车的秸秆
2.农作物秸秆运输(下图)
打好捆的秸秆装车
打好捆的秸秆运往收储点
3.农作物秸秆储存(下图)
从田间运回收储点的秸秆
收储点内初加工的秸秆由小捆加工成大捆——便于储存和运输
即将销往外地的秸秆正在装车
广汉市秸秆回收专合社之一
4.农作物秸秆加工(下图)
秸秆粉碎
秸秆初加工——小包变大包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中
5.农作物秸秆产品的使用(下图)
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基料
秸秆综合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
即将投入运行的15蒸吨生物质锅炉
稻草覆盖还田
秸秆原料化利用公司
秸秆原料化利用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措施
通过近几年连续不断的总结和改进,四川省广汉市逐步建立起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三大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专门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强组织、重宣传、创机制、大督查”。二是建立科学的产业体系。深入贯彻“疏堵结合”的理念,初步建立了“机械化收集、专合社储运、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模式,完善了“收、运、储、加、用”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基本打通了秸秆燃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的多渠道综合利用途径,顺利实现了全域禁烧和综合利用“两个百分百”的工作目标。三是建立积极的政策体系。市政府通过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作。
(一)组织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2.创新工作机制。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考核办法,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宣传、教育部门负责政策宣传,农业部门推进综合利用,财政、发改部门制定奖补政策,环保、公安部门牵头禁烧执法。
3.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及乡镇配合,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工作,实现舆论宣传全覆盖;教育部门发动中小学以秸秆禁烧为主题,开展“小手拉大手、携手护环境”活动,引导学生当好宣传员、监督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鼓励全市群众参与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4.建立“大督查”联动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和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各自责任区域禁烧工作的督促检查,市联合督查组开展禁烧巡查,纪委监察部门对禁烧工作进行专项监督问责。
(二)产业体系
注重打通秸秆“收、运、储、加、用”五个环节,构建“政府主动引导、市场积极参与”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具体流程为:在田地中将油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秸秆通过秸秆打捆机进行压缩打捆后(每捆约15公斤),运输至指定的秸秆收储点,由专合社进行初加工,再根据用途进行“五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
1.肥料化:主要是秸秆粉碎还田,部分秸秆粉碎后经堆沤作为有机肥原料。
2.基料化:通过机械化作业将秸秆打捆收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的菌包基料。
3.饲料化:通过机械化作业将秸秆打捆收集粉碎后,作为牛羊饲料。
4.燃料化:通过机械化作业将秸秆打捆收集粉碎后,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主要作为生物质锅炉燃料和粮食烘干系统燃料。
5、原料化:通过机械化作业将秸秆打捆收集粉碎后,生产环保节能新型建材。
受国家标准委委托,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省财政厅组成的专家组对广汉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了考核验收,验收组高度评价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规范,认为标准广汉特色鲜明,标准实施力度大,实施成效明显,值得在全省(平原地区)范围内推广。
(三)政策体系
主要通过落实现有政策,出台地方规定等方式,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
1.适度财政补贴。一是秸秆机械给予财政累加补贴。根据购置机械的类型,给予每台3000-23000元的补贴;2015年起,全市新购置的秸秆捡拾机械,因政策调整导致中央补贴减少的,由本级财政累加补贴到50%。二是秸秆收集作业补贴。对于从事秸秆收集作业的专合社、大户,依据秸秆收储点驻点工作人员和秸秆指导组确认的秸秆专用收集小票,给予水稻、小麦秸秆每吨60元的补贴,油菜秸秆每吨160元的补贴。三是收储点建设补贴。对新建秸秆收储大棚储量在200吨及以上的,建棚按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设施建设补贴,占地按每亩1600元进行租金补贴。国土、农业部门及各乡镇为秸秆收储选用土地提供支持,并按相关政策办理设施农业用地手续。四是专项奖励补贴。对从事秸秆收储的指定收储点,按照年收集量,给予最高4万元的补贴。五是对基料化、饲料化利用补贴。年利用秸秆量3000吨以上的本地食用菌、饲料加工企业或专合社,每个企业或专合社每年补贴5万元,上级另有补贴的可重复享受。
2.积极开展政策扶持。一是对固化成型企业进行扶持。内容包括:当年新建的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通过验收后,每个点按8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收储加工点需要电力增容的,再按每个点5万元的标准给予电力增容安装费补助;秸秆固化成型企业加工用电力争按农业生产电价计费;收储加工点租用土地租金由市财政按1600元/亩给予补贴;对满足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735号)规定条件的企业,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向上级申请综合性补助资金。二是对生物质颗粒燃料使用企业进行扶持。2015年起,新增生物质燃料锅炉并使用广汉本地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试点示范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奖励补贴方案。三是原料化利用补贴。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成新型建筑材料的,按使用秸秆净含量每吨给予100元的补贴。四是实施税收优惠扶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者(单位、个人)销售秸秆(包括简单加工处理),免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以秸秆为原料从事加工生产,购进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的政策;从事秸秆简单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推广情况
广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已在本地区实施。
全市共建设13个秸秆收集半径在5公里以内的秸秆收储大棚,收储大棚建成面积5万平方米,秸秆收储容量达5万吨/年;累计成立了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49个;同时通过购置秸秆打捆机、拖拉机、粉碎机、传输机(传送机)、压捆机、秸秆转运等机械,加强了秸秆收储专业合作社和秸秆加工企业的能力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秸秆打捆机300余台,组织运输设备(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等)600余台。
全市共引进秸秆收储加工企业3家,进行固化成型燃料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和秸秆压缩打包初加工等工作,秸秆加工能力达5万吨/年以上。
六、适宜地区
广汉模式适宜于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收储运体系健全、政策扶持措施到位的平原地区。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8661/2021/8/25/8ef6a019ba9744bdb69c4679936edc6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