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组织建设 > 喜看沃野气象新 ——辉南县农业产业与人居环境同步推进助推乡村振兴

喜看沃野气象新 ——辉南县农业产业与人居环境同步推进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1-09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苍翠满目的四方顶子,似飘摇绿带,置身其中令人畅意抒怀;

  清澈如镜的龙湾湖群,如碧玉翡翠,在万丈霞光中绽放光彩。

  走进辉南县,乡村小路蜿蜒平坦,将村屯紧密相连;别致的农家院,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旁的鲜花绿树、美丽人家,与远山青黛相映成辉;文化铸魂,村庄美丽……

  近年来,辉南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农业产业与人居环境改善同步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特色产业

  将绿水青山变成致富“宝藏”

  辉南县既有长白山区丰富的特色产业资源,又有长白山腹地县份所不具备的低山丘陵和火山冲积平原的耕地资源。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和独特的生态优势,使得绿色大米、山核桃、果蔬、林蛙、大榛子、食用菌、中草药材和各类山珍等特产品质上乘。

  用“生态美”换“百姓富”,辉南县委、县政府孜孜以求。全县上下着力健全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统筹推进生态、人才、产业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兴旺。去年,全县特色产业总产值实现16.3亿元。

  绿色产业成“金字招牌”

  用绿色生态哺育绿色产业,辉南县把绿色食品的“金字招牌”越做越大。

  辉南特产——绿优米远近闻名,现已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具有绿色、有机认证的辉南大米企业13家,产品认证30个。正在创建的1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已通过省级初验。

  在楼街乡长兴村,村民张伟告诉记者:“楼街乡的水田土好、地块平整,用小椅山水库优质山泉水灌溉,吃虫的黑鸭和花鸭散养在稻田,这样产出的楼街大米品质很好,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劳动吃饭,科技致富”是胜利村种粮大户田祥坚持的信条。这几年,凭着善于钻研和学习的一股韧劲,他坚持高标准推进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现在种植面积已达到10余公顷,年收入13万余元。

  好土好地是绿色食品产出的基石。大榛子、食药用菌、特色果蔬等绿色产业也在这片沃土上风生水起。

  全县大榛子产业发展面积已经达到11000亩,分别在辉发城镇、楼街乡、抚民镇、辉南镇、石道河镇建立榛子示范基地5个,基地总面积达1000亩。栽培的食用、药用菌种类有香菇、黑木耳、灵芝等种类,全年总规模305万棒(袋)。同时,全县去年果蔬总种植面积达41073.6亩,产量69878.5吨,产值45822.48万元。

  辉发城镇是大榛子种植大镇。近年来,镇上成立合作社,实施榛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战略。“我起步的晚点,收入都有3万多块,以后技术成熟了收入得翻番。”农户仲亮新加入到合作社就有了收入,而且对未来信心十足。

  辉南镇立足实际谋发展,利用路边地域、交通优势,点亮路边经济,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出新路子。

  在辉南镇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被誉为“仙草”的灵芝在城关村大棚内长出,村民赵中伟负责大棚内栽种灵芝的日常管理。“当菌盖边缘的颜色由白转红时,说明灵芝已成熟,可以采集孢子粉了。灵芝成熟后,必须在每株灵芝上套一个接粉袋,这样孢子粉就不会喷到外面去了。”提起这些“宝贝疙瘩”赵中伟如数家珍。这座占地面积5亩的灵芝种植基地,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作物的3倍,去年收入超15万元。

  在样子哨镇太平沟村,绿色棚膜经济产业园发展亦是蒸蒸日上。在新时代温室果蔬种植园区里,有200亩大棚发展高端绿色果蔬。这里以生产销售蓝莓、甜瓜、西瓜、等高端绿色生态果蔬为主,平均每栋温室年产果菜2500公斤以上,每栋温室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林下经济成“创富窗口”

  探索生态融合发展之路,辉南县逐步构建出围绕生态的经济体系,打开了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途。

  辉南位于盛产人参的长白山系龙岗山脉西麓,被誉为“中国的野山参之乡”,已有56年的林下野山参栽培历史。

  好生态、好底子带来了好产业。在吉林省龙岗山生态特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麓颖告诉记者,辉南县自然和人文条件极为丰富,让企业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底气十足。

  “企业目前12年以上参龄的林下参地达万余亩,保守估计产值3亿元,并拥有人参流膏、固体饮料、植物饮料等龙岗山特产产品100余种。”冯麓颖说,将来企业将围绕人参和刺五加做好30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

  如今的辉南,有了茂密山林的庇护,人参产业日益蓬勃,形成“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开启了百姓创富窗口。

  “抬参本就不易还得愁销路。”老参农冯彦曾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公司和家庭牧场,野山参都有公司收购分成,收入也翻了番,去年他挖出的野山参卖了5万多元。

  作为东北三宝的乌拉草也生长在辉南深山密林中。“乌拉草是植物类中草药,有保暖、养脚、吸汗、除臭的作用。辉南县乌拉草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们把工厂落户到这儿,生产乌拉草鞋垫。” 在吉林省神草伟业乌拉草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赵强把事业放在了一根根乌拉草上。

  辉南县作为“长白山林蛙之乡”,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截至今年5月,全县养殖林蛙户数为213户,沟系数量191条,养殖森林面积近2万亩,水面面积约580亩,主要分布在金川、石道河、样子哨等乡镇。去年成蛙产量约133吨,从事林蛙养殖人员630余人。

  同时,辉南县山区居多,东南部山区野生资源丰富,春季山野菜、夏秋季野生食用菌、秋季山核桃及软枣猕猴桃、山葡萄等山野果的年山珍采集量可达5000多吨。

  肉牛养殖成“钱”景产业

  肉牛养殖添“动力”,产业振兴有“钱景”。

  在辉南镇双龙村双龙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粉碎打包后的秸秆整齐码放在仓库内,工作人员正在给圈舍内的牛添加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秸秆。负责人严方民告诉记者,实行“秸秆变肉”工程后,不仅消耗了秸秆,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我们现在有100多头牛,能消耗秸秆200来吨。要在以前谁能想到,秸秆还能变成牛肉。”严方民笑呵呵地说。

  今年,辉南县全面推进肉牛养殖“秸秆变肉”工程,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3.5万头。为提高政策知晓率,由县畜牧总站、县饲料站负责线上肉牛养殖、秸秆饲料化政策宣传以及肉牛养殖技术、秸秆精细化加工、秸秆青黄贮等技术指导。目前,已开展线上培训26次,共计培训3.5万余人次。

  辉南镇双龙村、庆阳镇中央堡村党支部牵头领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和托牛所。采取统一建场、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保险“五统一”发展模式,为全县肉牛养殖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工作中,辉南县积极利用杉松岗镇煤炭产区资源转型关键期,全力打造成为牧业小镇。采取托牛所寄养模式,在庆阳镇中央堡村、永庆村通过两村合作方式使散养户退村入区,实行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饲养,将肉牛养殖效益达到了最大化。利用专项债包装项目模式,实施乡村振兴融合示范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孵化肉牛全产业链。

  计划总投资3.8亿元,强化秸秆资源化利用。庆阳镇億春秋家庭农场种植甜玉米1600亩,进行精深加工,将玉米秸秆进行打包青贮销售给养牛户,通过肉牛过腹转化,实行种养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激活绿色潜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辉南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生态资源变成致富“宝藏”。

  农村人居环境

  诗意栖居 遍织锦绣

  诗意乡村织锦绣,沃野田园入画来。

  探访辉南,宛若世外桃源的秀美乡村气韵生动,让人耳目一新:农家小院有如园林、宽敞道路平坦整洁、墙壁彩绘生动有趣、美丽乡村山水萦绕……村民笑脸溢满幸福。

  擦亮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辉南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工作理念,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省千村示范工作相结合,聚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样板,持续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提档升级。

  “村里的变化真大啊!”如今,辉南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如石投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迸发出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机与活力,让人向往。

  蝶变展新颜

  美丽乡村绽放幸福之花

  秋日午后,走进辉南县金川镇金川村,碧空如洗,步步皆景。笔直的街路两旁,屋舍俨然、流水清澈,风格独特的亭台、座椅、路灯随处可见,村净、景美、民富、宜居的乡村新画卷跃然眼前。

  “俺们农村可大不一样喽!你看,家家户户干净整洁,家门口就像小花园似的。眼瞅着村里一天比一天美,我们觉得这日子又幸福、又有盼头!”得知记者前来采访人居环境整治,金川村村民吕建南和邻居们争相说起村里的变化。

  吕建南朴实的话语,是对金川村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也是辉南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人民幸福生活。

  近年来,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辉南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周边和干线公路为辐射,将公路沿线、旅游环线村庄作为亮点,对村庄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共打造县级精品示范屯62个、创建省级示范村32个。

  坚持“屯子、院子、园子、屋子”整体打造,辉南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精品屯创建标准,确保每个精品屯、每处亮点节点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建设过程中,结合村屯实际,对面积较大的闲置土地平整利用,打造小游园、健身广场和休闲步道,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整合资源,将精品屯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培育壮大农业观光产业,打造村民旅游观光“后花园”。

  从顶层设计上推动美丽乡村“颜值”“气质”兼修,金川镇永丰村、龙湾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川镇金川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庆阳镇玉恒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朝阳镇向阳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样子哨镇、庆阳镇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小镇,金川镇入选首批全国特色产业小镇。辉南县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水墨染山乡

  绿水长廊绘出秀美画卷

  建设生态魅力辉南,推进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辉南县因地制宜,打造一系列精品乡村型微长廊,助力生态之变,扮靓乡村之美,提升百姓幸福之感。

  来到石道河镇西南岔村韩家街屯,“红+绿”微长廊成为乡村蝶变写照。村民王海全告诉记者:“这里小桥流水,景致优美,大伙儿闲来无事最喜欢到这聊天、休息。”

  据了解,韩家街屯微长廊项目以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由三个过去堆满垃圾和污水乱流的泡塘进行改造修建而成,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构建“红+绿”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红色生态旅游。

  微长廊内,投资600余万元的石道河抗联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有纪念馆主体、电商体验中心、花海、水塘等,现已正式纳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

  “以旅促农”,金川镇西夹荒让绿水微长廊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西夹荒绿水微长廊坐落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湾景区附近,优质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西夹荒别具一格的风光。

  走进其中,山环水抱、曲径通幽,从上游神龟湖瀑布一路延伸至造型别致的葫芦水系,水雾萦绕,犹如仙境;水系两岸,富有关东风情的民宿散落在别致的小院内,原乡风情,意境十足。

  目前,微长廊周边打造的集观光、住宿、餐饮、露营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带动就业150户。

  秋季里的太平沟村,层林尽染、山河壮美。村庄里“镶嵌”的山水影壁,在灰瓦白墙上绘制出一幅幅水墨丹青;长廊内,溪水潺潺,成为村民出门就能看到的风景。

  提升人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太平沟村微长廊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对照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标准,由点到面、由里到外,全面提升村庄“颜值”。

  如今,依托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辉南县打造出一批“高颜值”的水美乡村,生态魅力乡村令人惊叹。

  善治满目新

  内外兼修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

  在石道河镇大北岔村,因人居环境整治“动”起来,村里家家户户忙不停,村容村貌“靓”新颜。

  “现在咱农村的条件好了,搞环境整治,也是为了让咱住得更舒坦,必须举双手赞成!”虽已年过古稀,但大北岔村村民王喜生收拾起自家院子劲头十足,院子里各类物件摆放有序。

  外靓乡村“颜值”,内提村落“气质”。年初以来,确保美丽乡村常治久净,辉南县紧紧围绕“清、拆、改、建、督”五方面,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千村示范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再掀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

  清脏治乱,改善乡村环境,辉南县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域推进”措施,开展清脏治乱大会战,实施垃圾分类工程,彻底解决农村多年来形成的垃圾乱堆乱倒、前清后倒等问题。

  拆旧立新,提升村容村貌,辉南县按照“无规划不动土、无设计不开工、未清拆不建设”的原则,开展拆旧立新、拆旧立景行动,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拆违、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贯穿清、拆、建全过程。

  把改善乡村环境与培育文明乡风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实现从“园子、院子、屋子”到“脑子”的全面转变。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打造党员示范街、示范户,帮助有困难的农户改庭院、净环境,带动全村讲文明、树新风。建立激励机制,以兑现“小补助、小关爱、小产业、小积分”的方式,撬动大建设、大参与、大民生、大治理,带动村民加大投入。结合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成立巾帼美家超市,通过评比积分兑换家庭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发村民积极性。

  建强机制,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坚持治管结合、建管并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组织县级领导带队域外学、乡镇干部横向交流学、村社农户对比赶超学,定期开展“亮”“晒”比拼,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局面。

  “我们农户按期进行卫生评比。我觉得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相信跟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咱的日子一定越过越好。”从参与者成为受益者,朝阳镇兴德村村民伏忠亮打心眼儿里高兴。

  如今,漫步辉南,诗意乡村无处不在,善美乐居跃然眼前,农村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跨越升级,绘就出乡村振兴的新美画卷。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11/t20221109_86240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