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宜州区用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促桑蚕产业提质增产增收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推广运用好“宜州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全面提升宜州蚕茧的档次和品位,促进全区桑蚕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加强对宜州区名特优农产品“宜州桑蚕茧”的保护,立足产业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加特色农产品生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该区于2018年初启动“宜州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并于当年6月5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年度第一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宜州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
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该区加强对宜州桑蚕茧产品、品牌策划、广告、宣传等进行广告策划,已连续两年在北京地铁国贸站C口(银泰)通道东侧及(银泰)出入口LED显示屏宣传宜州桑蚕茧品牌;在高速路口、服务区等地制作宜州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广告牌等。同时,多次积极组织桑蚕茧企业参加国际、国家、区级农产品交易会。在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建立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宜州桑蚕茧展示馆,成为宜州对外展示宜州桑蚕茧产业发展历史文化的窗口。打造嘉联丝绸公司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和建设刘三姐特色小镇—天丝小镇,作为蚕桑文化对外交流互鉴的窗口,不断推动蚕桑丝绸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目前,宜州境内已有3家企业5个品牌获得国家质监局颁发“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
结合“蚕农+企业”模式,做强茧丝绸加工等企业的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桑园总面积达38.02万亩,养蚕覆盖全区16个乡镇210个村(社区),桑园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目前区内桑蚕茧行业企业达20家,其中规模以上16家。2021年上半年,全区茧丝及其制品销售产值8.87亿元,出口额3100万元。产品先后出口到意大利、巴西、日本、越南、印度、韩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家。
据悉,2021年8月30日该区接受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考评验收和检查时,得到了好评。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lssp/gzdt_85027/t100689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
- 2025-07-15南丹县月里镇:烟田采收正...
- 2025-07-15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到六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