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贵州省大豆应对高温伏旱 技术指导意见

贵州省大豆应对高温伏旱 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8-19作者:佚名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7月以来,贵州以晴热天气为主,高温天气偏多,各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贵州总体仍维持晴热少雨天气,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干旱将持续发展,农作物可能遭受高温和干旱的不利影响。当前,贵州大豆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夏季田间管理关键时间点,为指导各地做好大豆生产及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减轻高温热害对大豆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保障秋粮稳产稳收,现提出以下抗灾减灾技术措施建议。

  一、及时收获

  针对已处于收获期的大豆,各地应组织及早进行科学采收,并根据鲜食或籽粒用途分类采收。鲜食大豆在生长到豆荚鼓粒饱满,荚色为绿色尚未变黄(或变褐),豆荚内籽粒饱满包衣还未脱落时,及时采收、上市销售。籽粒大豆在叶片完全脱落、茎变黄、荚变褐、籽粒呈现椭圆时,选择在晴天上午收获,收获后及时翻晒脱粒,脱粒后及时晒干入库,特别是部分地区选鲜食大豆品种作籽粒大豆用的,因鲜食大豆品种在转变为干籽粒过程中会出现裂荚、爆裂等现象,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应适当提早(90%荚果变为成熟色,种子含水量达15-20%)进行收获。

  二、浇水补墒

  针对目前不宜收获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春大豆,若发现田间出现旱象,大豆发生滞长、萎焉等情况时,要尽可能开辟水源,引水灌溉,满足植株对水分需求,促进植株生长,实现稳产保产。如无灌溉条件,可采取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生长调节剂等方式,增强大豆抗旱能力。灌溉或叶面喷施应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进行,切忌午间高温时操作,避免烧苗或药害发生。

  三、加强病虫害管理

  各地应加强田间监测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控。大豆以根腐病、豆荚螟、食心虫等为防治重点,及时拔除田间重病株,避免传播;在蚜虫发生区应及时杀灭蚜虫,避免蚜虫等介体昆虫传毒。重点推广应用免疫诱抗、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采用高工效低容量喷雾器实施统防统治。

  四、及时改种其他作物

  因干旱绝收的田块,要抓住季节,结合订单生产,迅速抢种速生蔬菜(如:小白菜、菠菜、空心菜、小青菜等),种植方法上要结合实际,打破常规,越快越好,最大限度弥补灾害损失。对改种有困难的地方,可抓紧犁耙、晒地保墒,为秋冬种植打好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208/t20220817_761104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