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小车间”发挥“大作为” ——天等县建好帮扶车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见闻

“小车间”发挥“大作为” ——天等县建好帮扶车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见闻

发布时间:2022-07-14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天等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人员的带动作用,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把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确保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增收作为民生重点,推动扶贫车间向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天等县累计创建就业帮扶车间338家,帮助2.23万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其中脱贫劳动力8000多人,逐步探索形成精准高效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天等样本”,实现以“小车间”推动乡村“大振兴”。

  

  为谁建——初心永不渝,一心为群众

  

  6月30日下午,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脱贫户赵彩萍和4个同伴挥着镰刀,在村头的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内给柚子树苗除草。

  

  2019年,村里引进致富能人,在村头建设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这是天等县特有的一种就业帮扶车间。车间建成后,优先聘用赵彩萍成为长期工到示范区务工,从事除草、施肥、洒药等工作,每天工资100元,这极大提升了她的生活水平。

  

  天等县坚持就业帮扶车间为农民而建,优先吸纳附近脱贫农户,特别是低收入人口、弱劳动力人口及残疾群众就业。

  

  同时,天等县还整合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100万元,引导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本土种养能人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劳力等各方面优势,依托现有的集体土地、公有房屋、旧学校等村集体资源,“抱团”创建就业帮扶车间,车间收益分红一部分给村集体,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渠道,让不在车间内务工的村民也能在就业帮扶车间中受益。仅2021年,全县125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18.32万元。

  

  谁来建——政府搭平台,能人唱主角

  

  “创业那么多年,我最欣慰的是帮助了很多残疾人实现就业。”2019年,农承东返乡创业,在天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成立金联兴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表表带,年产值上千万元,目前有员工120名,其中残疾人50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天等县现有的338家就业帮扶车间,家家是能人创建。这些各行各业的能人,在创建就业帮扶车间过程中,唱起了主角。

  

  为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天等县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定规划、出政策、搭平台,引导全域高质量建设就业帮扶车间。

  

  在厂房方面,利用闲置集体土地、公有房屋、仓库、旧学校等开设厂房,累计发放车间厂房建设补助20.4万元。对租用政府厂房平台的,减免5年租金,鼓励创业人士只带资金和设备进驻开工;在金融方面,设立农民工创业担保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优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担保贷款10万元,并给予2年全额贴息,目前累计发放贷款2161万元,政府贴息资金134.85万元。

  

  怎么建——着眼大振兴,对接大市场

  

  “我们企业能够生存下来,除了接受订单批量制作箱包外,最主要是我们有自己的品牌,还创新推出了‘私人定制’业务。”天等县驮堪乡独山村盈泰箱包厂负责人韦进祖说。目前,“私人定制”业务已经占到该厂生产总量的30%,并全部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

  

  为对接大市场,天等县专门成立就业帮扶车间办公室,安排人员专职办公,推动车间认定、奖补、政策落实、招商引资等管理工作,选派“车间”党建指导员,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党支部,发挥党群纽带作用,搭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服务车间平台,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天等县围绕车间生产需求,配套布局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将车间链条延伸到电商、物流、种子、涉农服务等行业,做足“车间+”模式,进一步提升车间经济效益。目前,已建成一级物流分拨中心1个,整合入驻快递物流企业5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27965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