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培育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6-30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乡村要振兴,人才需先行。红山区锚定新时代乡土人才新坐标,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多渠道选才、多方向育才、多举措留才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支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生力军”,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政策搭桥引人才,拓宽“选才”渠道
红山区制定出台《红山区乡土人才孵化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各镇党委通过发布人才“招募令”、主动上门请和创业政策支持等方式,把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种养殖能手、经营能人、乡村电商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类长期活跃在乡村发展一线人员作为“纳才”对象,发掘乡土人才114名,并按照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5个类别,建立健全乡土人才信息库,动态掌握人才培养情况。
二、整合资源聚人才,搭建“育才”平台
为保障乡土人才孵化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划拨1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两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镇级乡土人才孵化中心,搭建起育才平台。各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通过外请内聘的方式,招募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足的优秀培训导师55名,均已纳入乡土人才培训师资库。探索建立“党性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双向培带”的培养模式,根据人才特征、发展方向,因才施策、因人而教,制定乡土人才培训工作台账,累计开展党建知识、职业技术等内容培训20期,参与培训528人次。
三、为确保完善机制用人才,营造“留才”环境
能够留得住人才,红山区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激励扶持制度,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乡土人才+产业项目”发展模式,加大对乡土人才在生产经营、创业方面的扶持力度和激励引导。全区通过“库档册”管理、系统化培训、项目化培育的方式,孵化农业经理人4名,培养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5名,推动项目落地6个,成立农民网络直播团队8支,组建农民文体活动团队11支,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作用,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发挥实效。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6/t20220628_20790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 2025-07-31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