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资讯 > 乐山市沙湾区构建“1415”耕地保护新模式

乐山市沙湾区构建“1415”耕地保护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6-22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一是绘制一张图。组建“红背心”专家服务团,根据耕地面积、地力、水资源等情况绘制粮食种植布局规划图,科学统筹全区19.6万亩耕地,带地块下达14.57万亩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做到区、镇、村三级形成一张种植规划图、全区种植面积和作物品种“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是建立四本账。由包片县领导牵头,以乡镇为单位组建9支排查队伍,对92个村(社区)所有承包地地块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依托确权颁证土地编号唯一性分类建立《耕地基本情况台账》《永久基本农田台账》《高标准农田台账》和《撂荒地排查整治台账》四本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三是做实一方案。严格耕地利用优先顺序,针对林、果、茶等园林用地,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粮经统筹”原则,因地制宜、中长短结合制定有序退出方案,实现“腾园上坡、退林还粮”,逐步有序恢复粮食种植;探索“石缝经济”,引导川佛手等中药材上山上坡种植1.7万亩,形成不与粮争地“沙湾模式”。

  四是织密五级网。建立耕地保护挂包帮联系机制,以村级为单位,划分网格责任区92个,明确区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户包田块整治责任机制,落实区、镇、村、组四级田长663名,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全区各级田长开展巡查700余次,发现并制止“三田”行为39起,恢复粮食种植面积1300余亩,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6/20/ff1cb78792db42ce9ecc44d1946851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