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生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少昆教授莅临赤峰市指导玉米生产工作
发布时间:2022-06-08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近日,李少昆教授率领科研团队深入到松山区就赤峰市玉米生产开展工作调研和技术指导,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慧忠带领中心粮油作物技术科、松山区和元宝山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以及内蒙古瑞腾种植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代表陪同调研,并现场接受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松山区安庆镇元茂隆村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片,选择种植优良品种迪卡159,通过应用先进的播种机每亩精量下籽6825粒,目前田间出苗整齐、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技术人员重点介绍了示范区坚持以种植耐密品种、合理密植、群体质量调控为核心,配套应用精量点播、机械施肥、秸秆还田、无膜滴灌、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的心得和体会,以及为玉米成熟后展开机械收获、烘干收储所做的技术准备。李少昆研究员通过认真调查玉米实际出苗情况、植株生长情况,指出前期由于工作得力、技术到位,已经为实现亩产1200公斤(含水量14%)的目标打下了基础,今后还要继续抓好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病虫防控、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的到位,针对示范区水源不足的实际还要重视中耕环节。
左慧忠主任向李少昆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介绍了全市开展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情况,特别是结合开展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推进技术落实,目前全市已经落实示范面积超过17000亩,松山区落实示范面积15000亩、元宝山区落实示范面积1000亩,同时开展了40余个品种、8个密度梯度的技术试验。当了解到赤峰市高度重视开展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已经在全市布点并且达到如今的推广规模,李少昆研究员非常高兴,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玉米供需将继续呈现紧平衡状态,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又出现了作物之间相互争地的问题,在保证现有种植面积的同时,还是要通过科技挖掘玉米增产潜力,而增密种植、全程机械化是国内外玉米高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玉米生产的技术核心。东北春玉米区及内蒙东四盟市是全国玉米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特别是赤峰市和通辽市更为重要,一定要抓好玉米生产。
通过陪同调研,技术人员进一步掌握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同时了解了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和市场需求动态,更加坚定了做好玉米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6/t20220607_20674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 2025-07-31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