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保护性耕作监测对比工作有序进行
发布时间:2022-06-03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2年松山区农牧局将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列为重点任务,其中保护性耕作监测对比工作被列为重中之重,目前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为保障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性,松山区农牧局结合本地种植模式,在松山区太平地镇八台营子村建立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对比监测点,制定了四种对比耕种模式,分别为:传统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传统膜下滴灌种植模式、单一深松+免少耕种植模式及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模式,开展土壤理化特性、作物性状、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病虫草害变化及机具装备实用性等情况监测,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监测,松山区保护性耕作监测点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地块(时间节点为5月27日)秸秆覆盖率约为52%,地表温度为34.3℃,深度为5cm时,平均含水率为22.1%左右,平均温度为28.6℃左右,深度为10cm时,平均含水率为34.3%左右,平均温度为21.2℃左右,土壤氮磷钾分别为23、21.06、75.79mg/kg左右;传统膜下滴灌地块地表温度为38.3℃,深度为5cm时,平均含水率为20.1%左右,平均温度为30.8℃左右,深度为10cm时,平均含水率为31.8%左右,平均温度为23.1℃左右,土壤氮磷钾分别为20、19.5、75.4mg/kg。
依据监测数据得出,土壤含水率:免耕播种地块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三种模式3%-6%,地温:传统膜下滴灌模式地温高于其他3℃-5℃;土壤肥力:免耕地块有机质与传统耕作地块含量基本相同,免耕地块平均速效氮高于传统耕作地块3mg/kg、免耕地块速效磷高于传统耕作地块1.56mg/kg、免耕地块速效钾高于传统耕作地块0.55mg/kg,较上年相比有所提高。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6/t20220602_20660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 2025-07-31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