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2022年农作物病虫情报第11期
发布时间:2022-05-13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防治稻飞虱,减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以白背飞虱为传毒介体的水稻病毒病,发病损失在5~20%,严重者达60~90%,甚至绝收。近期监测,稻飞虱虫口密度增加较快,请各乡镇做好防治指导工作,确保水稻安全生产。
一、稻飞虱发生动态
白背飞虱成虫(4月29日于九屋)
今年3月14日灯下始见白背飞虱,比上年早14天,属偏早年份。灯下稻飞虱监测,4月25日突增,4月25、26日灯下诱虫分别为2851、3646头,其中白背飞虱分别为2823、3610头。近期普查,田间均为白背飞虱成虫,虫口密度一般为260~520头/百丛,高的750头/百丛。从历年迁入情况分析,近期仍有虫源不断迁入我县,预计第二代稻飞虱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3.0万亩。
二、防控措施
1.中稻育秧:
①药剂拌种。可用噻虫嗪(锐胜)、丁硫克百威(拌得乐)等药剂拌种,减轻稻飞虱传毒。
②防虫网育秧。播种后用20~40目防虫网覆盖,阻断稻飞虱传毒。
③拔除病株。拔除发病秧苗,不插带病株。
2.化学防治: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醚菊酯、三氟苯嘧啶、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采取速效与持效性药剂配合,最大限度降低白背飞虱基数,减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达到治虫防病。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18796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21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 2025-08-21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