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创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2-05-01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近日,巴林左旗农牧局召开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从“产”“管”“树”三个方面不断创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一是“产出来”。制定和完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近年来,旗农牧局参与制定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起的《东北地区 绿色食品春播谷子生产操作规程》和《东北地区 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操作规程》,实施对标达标提质行动。二是“管出来”。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着力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严厉打击种植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行为,推进食用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已做到旗内“两品一标”食用农畜产品全覆盖,自2020年以来累计开具合格证634张,附证上市产品达2657.25吨。通过层层宣传培训,已在全旗11个苏木乡镇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建立监管名录,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到乡到村,加强对农牧民安全用药的宣传指导。三是“树品牌”。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深度挖掘“名特优新”、“特质农品”等特色品牌。现我旗“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达62个,年规模增幅达6%,“名特优新”登记农畜产品3个。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谋划: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并完善适合我旗农畜产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操作标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使标准入户落地落实。二是加强检验检测力度,提高监督抽查力度和频次,保障上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特别是对村级协管员进行监管工作的系统培训,完善监管名录,争取在十四五末,旗内所有食用农畜产品全部附带“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稳定村级协管员队伍,打通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与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大认证产品的宣传培训力度,使“两品一标”认证产品和“名特优新”、“特质农品”登记产品的数量质量再上台阶。
全旗监管工作会议
镇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培训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4/t20220429_20480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
- 2025-07-15南丹县月里镇:烟田采收正...
- 2025-07-15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到六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