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全省农业生产形势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佚名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7月份,双季稻产区积极开展“双抢”工作,进展总体顺利;秋粮田管力度大,长势总体较好;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7月下旬,全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旱情,对在地作物产生一定影响。
一、水稻“双抢”进展顺利,秋粮长势总体较好。全省早稻于7月23日左右大面积开镰收获,7月底基本结束,主体收获期较上年推迟3-4天。早稻收获期间,天气晴好,对收获晾晒有利。据农情调度,全省早稻呈“两减一平”趋势,即面积减、单产平、总产减。预计早稻播种面积247.3万亩,同比减少26.8万亩,减幅9.78%;平均亩产410.9公斤,同比基本持平;总产101.62万吨,同比减少10.98万吨,减幅9.75%。双季晚稻于7月下旬陆续栽插,8月初全部结束。预计全省落实双季晚稻面积256.7万亩,比上年减少27.3万亩。7月份是一季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各地切实加强以草地贪夜蛾、一季稻“两迁”害虫和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防控、抗旱保苗为重点的田管工作,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目前,一季稻大多处于分蘖末期至抽穗期,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大豆处于开花期,苗情长势总体较好。
二、生猪产能下降供需偏紧,禽业发展势头强劲。据省畜牧部门统计,1-7月份,全省肉蛋奶总产294.5万吨,同比增长0.48%。其中,肉类总产量206万吨、蛋类总产量71万吨、奶类总产量17.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18%和增长7.58%、6.06%。生猪产能下降,供需总体偏紧。7月份,全省生猪期末存栏1301万头,同比下降15.35%,其中,能繁母猪期末存栏134万头,同比下降13.83%,1–7月份,生猪出栏1579万头,同比下降8.41%。生猪价格持续上涨。7月份,生猪均价为17.7元/公斤,环比上涨8.26%,同比上涨44.25%;仔猪均价为46.77元/公斤,环比上涨6.39%,同比上涨81.42%,7月底猪粮比价已达到8.83:1。禽业发展势头强劲。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深度去产能后供给出现短缺,由于禽肉是猪肉消费主要替代品,猪价上涨带动禽肉端的替代需求,禽肉的消费进一步增加,并推动产品价格上涨。7月份,鸡蛋、肉鸡及雏禽价格表现强势,同环比全部上涨。全省家禽期末存栏30582万只,同比增加7.91%;1-7月份,家禽出栏36012万只,同比增加9.47%。7月份,全省鸡蛋均价为9.48元/公斤,环比上涨7%,同比上涨13.81%;活鸡、白条鸡均价分别为17.57元/公斤、18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38%、2.33%,同比分别上涨9.88%、8.63%;商品代蛋雏鸡、商品代肉雏鸡均价分别为3.54元/只、2.72元/只,环比分别上涨3.51%、6.25%,同比分别上涨22.49%、40.21%。
三、渔业发展总体平稳,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加快。1-7月份全省实现水产品产量120.4万吨,同比增长4.59%。7月份处于高温季节,是我省水产品供应和消费的传统淡季,水产品市场供应稳定,部分名优品种价格上涨。大宗淡水鱼价格稳定,批发均价每公斤10.0元,同比上涨0.7%,环比上涨1.5%。鲈鱼、黄颡鱼同比价格上涨,涨幅均超过10%。鳜鱼、黄鳝、泥鳅价格稳定。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314万亩。小龙虾处于上市尾期,价格同比降25%,环比上涨40%以上。老养殖户基本盈利,每亩小龙虾收入一般在3000元左右,其中出售小龙虾苗种收入占55%,出售成虾收入占40%,出售黄鳝泥鳅收入占5%。新发展养殖户,由于春天投放的小龙虾苗种价格高,又赶上5月底至6月底集中上市,价格走低,效益偏低。
四、蔬菜产量增加,价格继续呈现季节性回落。7月份,全省气候条件总体较好,适宜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应季蔬菜继续集中采收上市,露地蔬菜供应量进一步增加,蔬菜产量高于上年同期。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7月份,全省蔬菜播种面积91.8万亩,同比增加1.7%,月底在地蔬菜面积476.6万亩,同比增加6.3%。1-7月,全省实现蔬菜产量1661.5万吨,同比增长4%;蔬菜产值521.7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7月份,省物价部门监测的新鲜青椒、青菜、黄瓜、大白菜、西红柿、芹菜、土豆、白萝卜、冬瓜9种蔬菜市场月度平均价格4.10元/公斤,比6月份均价4.36元/公斤,下降6.2%,继续呈现季节性回落。但由于7月份是蔬菜生产换茬期,加上“入伏”后持续高温,对蔬菜的运输、储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蔬菜生产保鲜成本增加,月度内蔬菜价格小幅回升,9种蔬菜平均价格由月初的4元/公斤上升到月末的4.18元/公斤。
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高温干旱影响。7月下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平均气温在30-33℃、最高气温在37-38℃的,部分地区达40℃以上的高温天气。据29个一季稻监测县初步调查、推算:全省一季稻受旱和缺水田块面积达600万亩,约占一季稻播种面积的17.8%,区域主要分布在江淮、沿淮缺水易旱的丘陵岗地及沿江小部分山地等非水稻种植适宜区;受干旱高温叠加影响约260万亩,约占7.6%。二是动物疫情严重挫伤养猪者积极性。受非洲猪瘟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养猪场户普遍存在恐慌心理,减少饲养量或不打算继续养猪,补栏积极性不高,维持现有存栏水平,持观望态度。如调研中了解到,池州市东至县某养猪场因担心非洲猪瘟疫情风险,主动压低生猪存栏量,现存栏生猪1900头、能繁母猪107头,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0%、60%。
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持续抓好秋粮生产。进一步强化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做好农情分析调度。加强分类指导,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落实田管措施。持续加力防控草地贪夜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二是稳定发展养殖业。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加强信息推送发布和产业政策信息解读,切实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积极引导鼓励补栏增养,强化监测和宣传引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疫情排查责任,规范疫情处置。落实“两项制度”百日行动,强化调运管控。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做好渔业增殖放流工作,促进渔民增收。三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农业灾害预警信息,针对可能发生的旱、涝、台风、高温热害等各种灾害,及时做好应对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ggfw/nqxs/112613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下一篇: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