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不见人 农忙人不忙 ——柳城县首个“四联管” 高效机收基地见闻
发布时间:2022-04-0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3月正值春耕时节,柳城县龙头镇码头村白崖山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看不到农民劳作的身影。种地不用人,全程机械化,土地托管模式的出现,让码头村的“农忙”变得不再紧张忙碌。
在龙头镇码头村,多台大型农用机械正在对土地进行平整作业。一块块原本分散的土地,经过平整,小块并大块,多块变成了一块300亩的土地。连片的土地平整好以后,柳城县在码头村建立首个“四联管”高效机收基地。
龙头镇码头村村支书欧兴福介绍,码头村有236户村民,全村糖料蔗种植面积4470亩,种植糖料蔗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码头村也成为龙头镇糖料蔗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占全镇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了让糖料蔗耕种、运送等环节更省力,当地村民家家户户都养殖了耕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码头村超过半数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里不少土地疏于管理,甚至出现了撂荒的现象。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向农业机械化转变,留守老人也能种蔗,让土地不荒废、外出务工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成为码头村村民的共识。
码头村村民卢水枝今年60岁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卢水枝说,她种了一辈子的糖料蔗,每年进厂的糖料蔗大约有200吨左右。几十亩糖料蔗的管护、砍收全部都是靠人力来完成。每年春节前,卢水枝的儿子都会从广东中山制衣厂返乡过年。为了能及时把糖料蔗砍运进厂,也让年迈的老两口省点力,卢水枝的儿子都会搭把手,直到糖料蔗砍收结束后才返岗。今年,听说镇里在码头村试点推行土地托管,甘蔗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卢水枝也积极将自家的5.85亩土地参与进来。
为了改善糖料蔗种植条件,提高糖料蔗种植机械化作业效率,解决农村劳动力减少问题。柳城县在龙头镇码头村实行“宜机化”改造,建立“四联管(耕、种、管、收)”高效机收基地。该基地实施“农户+村委+合作社”的托管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托管给码头村委,再由村委托管给农机装备齐全的朝翊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农户土地进行集中经营管理,采取统一的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耕地、甘蔗种植、管护、砍收全部进行机械化作业。
不同于以往的土地流转模式,龙头镇码头村的村民签订的是农业服务合同。村民只需要支付托管服务费,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全程托管服务”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打通现代化农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16128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21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 2025-08-21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