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首批水生野生鱼类受精卵进入人工孵化阶段
发布时间:2022-03-28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为保护兴安盟境内水生野生鱼类,维护生态平衡,实施人工增殖放流,3 月23日,兴安盟在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所繁育基地人工采集的10万粒细鳞鱼受精卵运至扎赉特旗文得根水利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科史福成一行深入生产一线,细心指导细鳞鱼受精卵在增殖放流站的人工孵化工作。
细鳞鱼是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工繁殖技术已较为成熟。下一步,兴安盟还将开展哲罗鲑和黑龙江鮰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为维护绰尔河生物多样性和鱼种群数量,兴安盟将在绰尔河流域持续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采集的10万粒细鳞鱼受精卵为第一批开展孵化的鱼类。
位于兴安盟洮儿河流域的察尔森水库鱼类增殖站的技术人员也参加了此次鱼类底部卵孵化工作,通过现场学习和技术交流,还将带动洮儿河流域的鱼类增殖放流工作。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xam/202203/t20220324_2022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21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 2025-08-21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