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象州县马坪镇:依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象州县马坪镇:依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2-03-0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在马坪镇新庆村的一片大棚里,一垄垄半人高的油菜花长势喜人,每簇菜花都穿着特殊“白衬衫”。走近细看,原来是每颗菜都套有一个纱网,在每小块菜地上都插有标有品种名称的标签。据介绍,这是广西康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在新庆村的一个小型育种基地,广西大学和海南大学农学院的部分师生就在这里开展育种实践研究。

  近年来,马坪镇积极探索农村经济产业模式,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上创新推进“稻+稻+菜”农村种植产业模式,但由于当前冬种油菜品种的周期长,影响了春季稻的种植,制约了群众种植的积极。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马坪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谋求联合科研机构,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焦基础研究、靶向育种、生物育种,通过科研公关,解决困难,融合发展。

  “1月11日,我们马坪镇马坪社区与广西康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早熟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与品种选育’合作项目合同,这合作项目可以解决我们的冬季油菜种植周期长的问题,这样一来既促进农民群众的增收,又提高了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惠及马坪镇大多数群众。”马坪镇党委书记覃家张愉悦地向大家介绍道。

  区校协作 共育“马坪良种”

  康锦种业是由苏州康宝万家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广西大学和海南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团队优势技术资源组成育种研究团队。据刘平武教授介绍,该团队当前在新庆育种基地的业务范围主要联合高教开展一些“优质种子”的科研实践工作。签订‘早熟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与品种选育’合作项目就可以在年内建成占地30亩的先进试验基地,把研究方向和任务定向于培育适应广西地区冬闲田的早熟油菜籽种子,下一步再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水稻重金属超标的阻隔和高产化。

  签约科研机构,合力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区校融合、一体发展”,建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田间地头转化,解决了群众“急盼愁”的问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让农村经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发力 助推成果转化

  “好种子创造好效益。在马坪社区建设早熟菜籽育种实验项目,不仅让我们的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万元,今后效益可能还会比种普通油菜翻了一番。”马坪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廖建引开心不已。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像康锦种业这样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从良种引育、精选制种到试验示范,康锦种业在加大自主育种、合作选育力度的同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公司还会流转部分土地,用于菜籽、水稻的示范种植,带动本地的农户一起提高水稻种植的收益,带领本地农户一起解决水稻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在农业上尝到“甜头”。

  聚合发展 丰富种植内涵

  马坪镇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示范园区的建设,在合作研发油菜籽种子的同时,借助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示范区集聚对种子进行孵化和培育,将育种基地打造成标准化成体系的育种产业园,加快各类种子的育种进程和产业化落地,深化产业链拓展。并且借助高等院校、企业面向广大农业从业者开展专业化教育,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

  “站在2022年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全面推进种业科研自立自强、种业产业转型升级、种业发展高水平开放,做好种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镇党委书记覃家张表示。

  为实现农民三转、农业三变、农村三好的“三三”建设目标,马坪镇正汇聚各方力量,借“科研”的力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壮美乡村。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b/t113447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