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建设美丽乡村 共绘幸福画卷 ​——柳江区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手记

建设美丽乡村 共绘幸福画卷 ​——柳江区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手记

发布时间:2022-03-0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进德镇龙新村火龙果产业。

  

  柳江区融媒体中心人员在田间地头采访。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月25日,柳江区举行“风调雨顺 天地同春”乡村振兴主题大采访活动暨“喜迎二十大·乡村振兴”宣讲启动仪式,拉开大采访活动和宣讲序幕。仪式结束后,柳江区融媒体中心兵分三路,深入进德镇、百朋镇、成团镇进行采访报道,挖掘和展现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及村屯治理方面的精彩故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

  龙新村发展日新月异

  走进进德镇的龙新村,这里环境干净整洁,风景宜人,村前还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种植大棚。大棚里的火龙果长势喜人,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忙着给火龙果除草、剪枝,他们对今年的丰收信心满满。“我主要负责在果园除草、剪枝,离家也近,一天有100元的工资,挺满足的。”龙新村村民梁玉荣开心地说。

  “我们进德镇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尤其是龙新村在党员示范带动下,结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火龙果、葡萄、竹笋等产业,积极打造高端农副产品,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农增收。”进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澧介绍道。

  近年来,进德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村党群议事厅共商共议及村民理事会民主管理的作用,加强村民自治。龙新村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发展莲藕、优质水稻、葡萄产业,同时不断扩大火龙果、台湾麻竹笋种植和家禽饲养规模,先后成立了5个新型农业经营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众自治主体作用,通过委托经营、场地入股、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扶贫微基地等形式,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2021年集体经济收益超10万元。

  “高田模式”值得学习

  在百朋镇高田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生活生产用具摆放整洁有序,村里巷道宽敞平坦。“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曾献荣正带着一岁多的孙女在村口散步休闲。谈到未来乡村建设,曾献荣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努力发展生产,建设好家园,不等不靠,形成良好的村风家风,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加幸福美满。”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中,高田屯自筹资金12万多元,村民们义务出工出力,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团结互助、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用村规民约管人管事,全方位调动大家的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这种‘高田模式’,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也是一种宝贵经验。”百朋镇宣传、统战委员覃佳玉表示。

  此外,柳江区通过“以灯代奖”的奖励办法,2018年奖励给高田屯4.8万元,在屯内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不仅照亮了村屯路,也照进了高田屯群众的心里,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形成的“高田模式”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柳江区各镇先后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小组长等到百朋镇高田屯进行学习,掀起了全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新高潮,涌现出了一批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并取得明显成效的示范村屯。

  “竹达经验”成为典范

  “现在我们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屋里屋外都干干净净,村里有许多休闲娱乐的地方,我觉得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很美满。”村民韦凤巧提到村里的变化时,掩不住心中的喜悦。

  走进成团镇同乐村竹达屯,看到了宽阔整洁的道路,别具特色的彩绘墙,错落有致的房屋,青翠的竹海,还有房前屋后古朴的青石板和小河潺潺的流水,好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竹达屯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生态优美,有3条河流流经,水资源十分丰富。屯周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有6条进出村道路,距宜柳高速柳江出口仅6公里。屯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道路基本硬化,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建有村民活动中心、双面舞台、书吧、篮球场、阅览室、临水休闲小广场、滨水步道等。该屯已有200多年的建村历史,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浓厚的尊老爱幼氛围,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2018年,竹达屯响应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和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活动,迅速成立了乡村风貌提升行动队、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和妇女小分队,通过这些队伍,激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固有的内生动力,在村屯中掀起了建设的热潮,使村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竹达屯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还获评“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据竹达屯村民小组长韦浪俊介绍,竹达屯的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子,“竹达经验”成为柳江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秀典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135318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