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玉米抗洪涝促生长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佚名 来源: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近期,受深厚东风急流及稳定低涡切变影响,河南大部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等地仍有大到暴雨。当前,“大暑”刚过,黄淮海南部夏玉米多处于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北部夏玉米多处于拔节至小喇叭口期,进入雌雄穗分化和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如果玉米长时间受涝,将对开花授粉、籽粒灌浆等造成不利影响。为科学指导黄淮海地区玉米抗涝减损和灾后恢复生长,现制定黄淮海玉米抗洪涝促生长技术意见。
(一)抢排积水防内涝。雨停后,及时抢排田间积水。可开挖排水沟或采用机泵等设施,尽早疏通沟渠,排出田间积水,防止玉米长时间浸泡。对叶片上有大量污泥的,要及时清洗污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
(二)中耕施肥促生长。天晴后,适时中耕划锄,加快土壤散墒,改善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活力。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酸二氢钾,促进恢复生长。可将穗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采用人工追施或无人机叶面喷施,对尚未追施穗肥地块亩施尿素20公斤左右,已追施穗肥地块亩再施尿素5—10公斤。
(三)防治病虫控流行。渍水后玉米群体内湿度较大,植株有伤口,易于病虫发生。要加强监测,重点是玉米细菌性病害、瘤黑粉病、褐斑病、叶斑病、茎腐病等,做到早发现早防控。可适当添加施用芸苔素内酯,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防治效果。
(四)因苗管理扶植株。对未到大喇叭口期的玉米,一般倒伏后植株可自行直立,不用扶正。对进入抽雄散粉期的玉米,倒伏后要人工扶正、培土固定。倒伏玉米常有部分叶片被淤泥掩埋,可用镰刀割断;对心叶淤入泥沙的,可割除部分心叶,需注意割除叶片越少越好,避免伤及植株生长点。
(五)补种改种减损失。对淹水严重但不绝产的地块,玉米可改作青贮;对大水没顶或渍涝绝产的地块,应尽快改种甘薯、荞麦等作物或短季蔬菜,降低因灾损失。改种甘薯应在适当晾晒地块后,选择短生育期、鲜食早熟或菜用品种,使用当地脱毒原种或在无病(毒)虫害的春、夏薯田中剪取薯苗做种,栽插密度要略高于当地习惯密度;改种荞麦应在充分考虑授粉期避开28℃高温等不利气候情况下(荞麦最适萌发温度15—28℃),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安排播种,切忌低温抢雨播种,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最短的生育期70—80天),在地表面均匀地撒上荞麦种子(5—6公斤/亩),及时用有机肥、碎秸秆、农家肥或者耙土覆盖。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k/nszd_1/2021/202107/t20210723_637258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2021年玉米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