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为准确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宏观指导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依据农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历年病虫资料和咸阳市2022年长期天气预报及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咸阳市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呈中等发生趋势,部分病虫、局部地区将偏重发生。高度关注:小麦条锈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中等发生,二代黏虫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零星发生;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中等发生;麦田杂草中等至偏重发生。
一、小麦病虫草
预计:小麦病虫草中等发生。其中条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重发区在南部灌区和北部永寿、彬州、长武等县,全市发生面积180万亩;白粉病偏轻发生,北部旱塬局部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20万亩;赤霉病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区在南部灌区,全市发生面积110万亩;茎基腐病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区在南部灌区“水中旱”区域,永寿、淳化、长武等县发生区域逐步扩大,全市发生面积100万亩;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0万亩;小麦穗期蚜虫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60万亩;小麦红蜘蛛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40万亩;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70万亩。麦田杂草中等至偏重发生,部分田块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00万亩。
预报依据:
1.越冬基数
条锈病:有越冬菌源。兴平市12月17日在马嵬镇羊圈村和丰仪镇水道口村各查到条锈病单片病叶1张,严重度5%。12月23日至1月10日,受本市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各市区县均未开展系统监测和大田踏查,截至1月13日统计,全市仍仅1县查到单片病叶2张。
2009年以来条锈病冬前发生情况
年份 | 累计发生 县区数 | 秋苗发病始见日 | 小麦条锈病冬前发生情况 |
2021 | 1 | 12月17日 | 2张单病叶片,严重度5%。 |
2020 | 11 | 11月12日 | 共计有发病中心117个,单片病叶271张,平均严重度20%,最高80%。 |
2019 | 10 | 11月4日 | 共计发现22个发病中心,单片病叶77张,平均严重度20%,最高80%。 |
2018 | 未发现。 | ||
2017 | 1 | 11月16日 | 1张单病叶片,严重度80%。 |
2016 | 未发现。 | ||
2015 | 2 | 12月9日 | 长旱58上发现4个发病中心,中心面积0.2m2,单病叶片5张,严重度5-60%。 |
2014 | 未发现 | ||
2013 | 未发现 | ||
2012 | 未发现 | ||
2011 | 1 | 12月1日 | 发现1个发病中心和4张单病叶片,严重度5-20%。 |
2010 | 未发现 | ||
2009 | 2 | 12月3日 | 3张单病叶片,严重度5%。 |
白粉病:秋苗发病主要在北部县区,越冬基数较上年同期大都偏低。全市共调查511块田,平均病株率0.24%,平均病叶率0.04%,病叶率低于上年同期的0.5%及前年同期的1.4%。
赤霉病:田间玉米残留秸秆较多,越冬菌源充足。冬前各县调查242块田,平均带菌秆(丛)率1.9%,高于上年同期的1.1%。
吸浆虫:虫口基数轻于上年,较近5年平均值大幅下降。全市冬前共调查196块田,虫田率9.7%、低于上年的18%,平均每小方虫量0.31头、低于上年的0.35头,每小方最高8头(武功)。
地下害虫:大部分县区虫口基数高。秋播前挖土832个样方调查,全市平均亩有混合虫口3233头,均低于2020年的3582头和2019年的3558头和近10年平均值3544头。大部分地区虫口密度均超过防治指标。
麦田杂草:据冬前调查 ,全市平均亩草量2-5万株的发生面积65万亩,5万株以上的发生面积67万亩,亩草量最高63万株(秦都)。
2.品种抗性和种植制度
全市小麦品种布局较上年有所变化,近一半主栽品种对小麦条锈病均感病或抗性较差;播期明显拉长,会导致生育期不整齐,抽穗扬花感病期与连阴雨天气相遇概率大,增加赤霉病流行风险;机械化收割有利于茎基腐病病菌远距离传播。秋播土壤含水量饱和、播种基础不好、部分田块杂草越冬基数大,入冬后气温又偏暖,有利杂草萌发。
3.小麦苗情
据农技部门调查,当前一类苗占23.2%,较去年(44.06%)下降20.86%,二类苗占37%,较去年(42.03%)减少5.03%,三类苗占39.1%、较去年(10.69%)增加28.41%。苗情较常年偏弱,不利于条锈病、白粉病早春发病,但有利杂草萌发。
4.气象条件
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条锈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越冬;根据长期天气预报,3-5月气温较常年偏高,有利于小麦蚜虫和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降水较常年偏多,春季第一场≥20.0mm的透墒雨预计出现在4月下旬,对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的侵染蔓延较为有利。
5.其它生态条件
2021年秋播药剂拌种面积扩大,对地下害虫发生危害起到了抑制作用;由于抢播,深耕面积小,导致田间植株残体增多,对多数病虫害发生有利,特别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小麦茎基腐病的病菌存活。
二、油菜病虫
预计:油菜病虫偏轻发生,其中病毒病轻发生,长武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万亩;蚜虫结荚期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万亩;茎象甲、蚤跳甲、黑缝叶甲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分别为6万亩、8万亩、4万亩。
预报依据:
1.越冬基数
蚜虫:全市平均蚜田率24.3%,平均蚜株率5.7%,平均百株蚜量22头,百株蚜量和上年的23头相当、低于前年的29头。
蚤跳甲:越冬基数较低,低于上年同期。全市平均虫株率4.3%,高于上年的2.7%,略低于前年的4.4%,平均百株虫量3.8头,高于上年的3.4头、低于前年的20.3头,最重田50头(永寿)。
黑缝叶甲、茎象甲:越冬基数较低,大部地区零星发生。
2.气象条件
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油菜蚜虫等病虫越冬;3月降雨较常年偏多20%,不利于蚤跳甲、茎象甲成虫的出土和黑缝叶甲卵的孵化及幼虫的为害;4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少5%,有利于结荚期蚜虫的发生为害。
三、玉米病虫
预计:玉米病虫中等发生。其中大斑病中等发生,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10万亩;小斑病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0万亩;玉米螟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90万亩;二代黏虫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20万亩,三代偏轻发生,个别田块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0万亩;草地贪夜蛾零星发生,发生区域点状分布;双斑萤叶甲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30万亩。夏播玉米杂草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20万亩。
预报依据:
1.越冬基数
大斑病:2021年偏轻发生,轻于上年。玉米生长后期调查,全市平均病株率4.5%,低于上年的48%和前年的8.6%,病叶率3.6%,低于上年的25%和前年的5%。旬邑、武功、兴平、礼泉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2.6%、1.6%、0.06%、4%,病株率均低于去年26.2%、35.5%、48%、45.2%。
小斑病:全市平均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3.1%、2.6%,低于上年的6.8%、3.5%和前年的3.2%、2.8%。
玉米螟:冬前剥秆调查,平均百秆活虫9.6头,分别高于上年的4.8头和前年的9.3头,其中秦都33头、武功18头、兴平40头、泾阳25头,最高90头(兴平)。
玉米双斑萤叶甲:2021年全市平均被害株率2.1%,低于上年的2.2%和前年的4.3%,百株虫量3.1头,分别低于上年的8.1头和前年的11.9头。
2.气象条件
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玉米螟等病虫越冬;根据长期天气预报,6-8月降水偏多15%,有利于病害和二代粘虫及二、三代玉米螟的发生;但6-10月气温均偏高不利于大斑病发生。
3.生态条件有利
小麦收获后高茬硬茬播种面积较大,给二代粘虫发生提供了有利自然环境;由于机械收割和田间地头杂草量大,造成玉米田杂草量大;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推广范围较大,有利于病虫源积累。
四、果树病虫
预计:果树病虫中等发生。其中苹果树腐烂病中等发生,老果园、管理粗放果园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70万亩;早期落叶病中等发生,部分果园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00万亩;锈病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00万亩;轮纹病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60万亩;炭疽叶枯病中等发生,秦冠、嘎啦果园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0万亩;蚜虫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90万亩;山楂叶螨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20万亩;金纹细蛾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00万亩;梨黑星病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5万亩。梨木虱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8万亩。
预报依据:
1.越冬基数
苹果树腐烂病:冬前共查420个果园,平均病株率33.5%,低于上年同期的34.4%,高于前年同期的29.9%,兴平、旬邑、淳化、礼泉等地发生较重,平均病株率分别为33%、42.3%、49.8%、50%。
早期落叶病:2021年苹果生长后期调查420个果园,平均病叶率46.6%,低于上年同期的56.8%,高于前年同期的38.5%,其中长武、兴平、武功、礼泉、永寿等地发生较重,平均病叶率分别为87%、76%、73.7%、80%、54.2%。
山楂叶螨:越冬螨量全市平均100cm2单翘皮1头,低于上年的同期的1.6头及前年同期的2头。
金纹细蛾:全市百叶蛹量1.1头,低于上年同期的4.3头和前年同期的4.6头。
2.气象条件
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多数病虫越冬;根据长期天气预报,5月降水偏多25%,有利于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等早期侵染;6月降水偏少5%,不利于病害侵染,有利于叶螨类发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10天左右的轻伏旱,利于叶螨类为害;8月降水偏多20%,有利于早期落叶病等病害再侵染引起大量落叶;7-8月总体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有利于炭疽叶枯病发生。
3.生态条件
部分果园有机肥用量少、修剪措施不力、清园不彻底或大小年明显,加之近几年果价偏低影响果农投入,导致部分果树树势衰弱、抗性下降,有利于腐烂病等病虫偏重发生。
五、蝗虫
预计:东亚飞蝗夏蝗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土蝗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达标面积0.3万亩。
预报依据:
1.气象条件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蝗卵越冬;根据长期天气预报,5月份降水偏多25%,有利于夏蝗蝻的孵化出土。
2.生态条件 由于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大规模实施,渭河荒滩被大面积改造,宜蝗面积大幅度减少。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20125/97845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