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因地制宜发展百济芝麻鸭产业,探索撂荒地治理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雄鸟青头碧如玉,雌鸟身娇着花袍。人间若得此美味,似醉三分味不绝”。邕宁区百济芝麻鸭养殖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100年,因其棕色的羽毛上会有黑黄色的斑点,酷似芝麻,故得名“芝麻鸭”。邕宁人养殖芝麻鸭都是放养在稻田、河流、水塘间,摄食河中鱼虾虫螺等,饲料补喂稻谷、玉米,青草,故而芝麻鸭外观靓丽,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淋巴结小,蛋白质高达18%,氨基酸达18.5%。
2022年,邕宁区强力推进撂荒地治理工作,多次赴各镇实地调研撂荒地情况同时召开撂荒地发展产业座谈会,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统一托管(流转)水田通过轮作方式发展稻田养鸭。通过流转给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方式切实推进农田撂荒复耕复种工作,撂荒土地(特别是水田)得到有效治理。
百济芝麻鸭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发挥经济能人带动作用,流转撂荒土地发展特色养殖产业
百济芝麻鸭养殖在邕宁区形成多个养殖示范小区,广西娃念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南宁市朗多畜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挥经济能人带动作用,通过流转撂荒水田发展“稻鸭共生”循环种养模式,建立养殖基地,实现“企业建基地,龙头带农户”,提高农户市场参与度。2021年全城区鸭饲养量达830万只,出栏肉鸭约432万只,鸭肉产量约0.9万吨,产值约1.05亿元。“百济芝麻鸭”存栏达96万羽,已上市73万羽。
重视品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是加强良种选育,认真做好芝麻鸭纯种良种选择、育苗管理、芝麻鸭生产、培育等工作,使选出的良种达到“可塑性强,肉质鲜美,成熟期一致”的要求,确保生殖不退化。二是加大科技含量,做好养殖培育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绿色百济芝麻鸭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养殖技术培训班,推广养殖培育新技术,辐射全城区按规范化组织百济芝麻鸭养殖,实现百济芝麻鸭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申报百济芝麻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百济芝麻鸭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2200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