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托养代繁”助发展 农户幸福过大年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正月初六开市大吉,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巴林左旗林东镇新房身村的孙立峰一家也不例外。去年这个六口之家喜事不断、收获满满——家中老人身体健康,两个女儿成绩优异,村里的“托养代繁”政策更是让孙立峰的养殖事业大获成功,收入翻倍。
孙立峰的妻子赵金红告诉记者,因为过去缺少启动资金,再加上心里没底,一直没有机会加入肉牛养殖的行列,看着村里其他养殖户们纷纷靠着养牛发家致富,夫妻俩羡慕不已。而“托养代繁”政策的出现恰好为他们的事业带来了新契机。
按照旗政府统一安排,新房身村集中采购了128头基础母牛,由64户具备养殖条件的农户托养,托养周期为3年,3年后收回本金,余下全部收益均归农户所有。“托养代繁”模式解决了部分农户一直想养牛但是缺乏资金的难题,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托养代繁”不仅把孙立峰一家拉上了致富的快车道,还帮他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春节过后,孙立峰夫妇将继续扩大肉牛养殖产业,争取再增加两头优质西门塔尔牛,来年收入必然会再上一层楼。
孙立峰一家的致富经历只是林东镇发展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为加快实现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刺激群众发展养牛产业的热情,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在新房身村“托养代繁”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林东镇配套推出了“交押金、买保揣、出犊牛、引冷配”养殖发展策略,全面启动肉牛养殖专业村建设。2021年4月份以来,该镇索布嘎村、柴达木村、土龙岗村、龙凤沟村等地共购进旗外基础母牛8000头,撬动民间资本1亿元、银行资本4800万元,预计一个养殖周期内可实现增收1亿元,能繁基础母牛存栏将达到2.4万头,让肉牛产业发展成为林东镇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面对眼下的幸福生活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孙立峰充满感激:“吃水不忘挖井人,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家的生活带来了转机,我也要把继续发展好产业,把孩子培养成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2/t20220207_20029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 2025-07-31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 2025-07-22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