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公告 > 林西县十二吐乡:新年好兆头 养牛有奔头

林西县十二吐乡:新年好兆头 养牛有奔头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伴着和煦的暖阳走进西山根村,一栋栋蓝顶现代化牛舍“一字排开”,萝卜角、升子嘴,枣红色、柱子腿的牛儿们“哞哞高歌”,奏响万头肉牛养殖小区的晨之舞曲,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百姓福的幸福画卷正在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人勤春来早,奋力正当时。这几日,赶上下犊儿,一大早张华两口子便忙得热火朝天。

  2020年,沐浴着产业发展的春风,张华一家来到西山根村养牛小区。“要说生活那是比以前好太多了,原来是“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啥有啥”!而且环境也好了,再也不是脏乱差,生活真是不一样啦!”张华妻子明长琴说。

  经过两年发展,张华家现有肉牛70头(只),每年稳定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新年好兆头,养牛有奔头。现在就光我们这一片就有80多户都指着这些“牛”过日子呢!”今年54岁的张华,一边给牛投放饲草,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十二吐乡立足县域发展定位,围绕构建“菜、果、牛、药”产业发展格局,立足北京二商建设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及西山根村资源禀赋,围绕“集中、集聚、集约”经营模式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于2020年在西山根村建成投入使用了万头肉牛养殖小区。截至2021年末,养殖小区吸纳规模养殖户93户,建设标准化圈舍6万平方米,肉牛长期存栏可达1.1万头,年出栏量可达1.8万头(只),今年养殖小区收入突破3500万元,辐射带动181人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并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实现了“人畜分离”“退村入园”。

  “在我们这里,通过养牛过上幸福生活的不止张华一家。”西山根村村委会主任刘树清介绍,养殖小区主要采取养殖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经营,坚持育与繁两条腿走路,推动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着力解决后顾之忧,让全村老百姓都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现在这有140来头,品种就是西门塔尔牛。我们养牛既不用担心技术问题,也不用操心销路,这些政府都会帮忙搞定。”靠着养牛,张石鹏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过年不仅添置了新家电,还给购置台草料车。

  “一头肉牛的出栏周期约为11个月,平均重量达550公斤左右,按照当前市场价活牛每公斤38元计算,扣除买牛成本12000多元、饲养成本4400多元,还能净赚4000多元。”算起收入账,张石鹏兴奋地说。2018年,26岁的张石鹏结束了打工生活,回家跟着父亲当起了“牛倌”。仅两年时间,张石鹏的牛从70头变为140多头。这不仅让他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下一步,他打算将养牛规模从当前的140头再增加30多头。

  产业稳步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目前,西山根村肉牛养殖数量达31245头,肉牛产业让西山根过上了“牛”日子,当牛倌、牵缰绳,牛起来西山根老百姓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2/t20220209_20038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