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统筹,“纯农”村联动谋振兴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贾佳摄/记者夏常青
位于松江泖港镇中部的曙光村,大部分区域被永久性基本农田覆盖,占地3810亩的稻田占全镇水稻总面积近1/5,30户家庭农场主占该镇家庭农场主总数约1/4。2021年,在镇域统筹规划之下,这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村落,正努力与相邻的曹家浜村联手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计划用五年时间,逐步推进本村符合条件的596户村民都能实现居住条件改善,这是村民所期盼的,也被泖港镇党委、政府视为是推进该村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牛鼻子非同一般。当越来越多的村庄已经“动”起来,开始思考产业如何振兴,这个被永久性基本农田“限制”了的纯农业村该如何谋求自己的发展路径?
“推动两村产业联动,居住相对分离。”泖港镇党委书记杜劲松介绍,这是在曙光村和曹家浜村规划呈现的一种形态。按照总体规划,曙光村在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平移项目过程中,将实现30-40%节地率。“曙光村并没有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指标,我们通过统筹调配,协助曙光村把节约出的土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位于曹家浜村的光明泖港种园综合产研中心建设中来。”
杜劲松说,通过土地指标镇级统筹,实现从物理空间的落地,到台账利益的共享,让两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都能有所收益,最终让老百姓真正得益,这是两村联动求发展的初衷和探索。
对曙光村来说,这是泖港镇走的一招“活棋”。但不止于此。从该镇的黄桥村先期探索建设本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到如今,着手曹家浜村和曙光村“两村联创”,泖港镇抓住示范村创建机遇,力推镇村全域统筹激活农村集体经济,为全镇16个村都布局了“活子”。因此,曙光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像不少村一样,以300万元股份注资到了正在建设当中的黄桥现代工匠产业园项目。镇村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比49%的持股,为后期分红留出机会。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1231/199c2e333f744ec2b350417be2a63fe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