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港南区东津镇:奏响“引扶推”三部曲 小草药做成大产业

港南区东津镇:奏响“引扶推”三部曲 小草药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我今年种了3亩多的穿心莲,10月收割完卖到了合作社,得了1万多元,效益很好。”东津镇东岭村大岭屯种植户蒙旺发把自家种植的穿心莲卖给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拿到钱后开心地说。

  近年来,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充分发挥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模式,奏响“引扶推”三部曲,在选准产业上引导好,在示范基地建设上扶起来,在强链补链延链上推一把,成功探索出一条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子,把小药材逐步做成大产业。

  “引”——政策引导,指导服务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东津镇根据当地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和气候、土壤等条件,运用有利政策作为引导,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加大财政和涉农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推介,重点扶持穿心莲、广藿香、广佛手、艾草等中药材加工产业和规模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

  “扶”——三方合作,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东津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东岭、万垌等15个村抱团成立公司,整合产业扶贫资金272.2万元,吸纳脱贫户1166户,建立港南区乡村振兴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脱贫户”模式发展运转。在经营方面,由“企业投入+村集体经济财政扶持资金+贫困户小额贷款”三方共同投资,村集体协调土地流转,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企业负责经营,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模式扩大了投资渠道,减轻企业压力,有效解决企业用地、用工难题,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均获得稳定收入。在生产模式上,采取广佛手套种艾草,不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实现收入长短结合,在广佛手进入丰产期前,艾草的短期收入有效支持基地正常运转,缓解基地运营投入压力。

  “推”——助推企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中药材产业

  东津镇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谋划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如何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加快中药材加工企业提档升级上“推一把”,积极引导贵港市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改造升级,研发推广新产品、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中药材产业三产融合,增加经营收入,助推中药材产业迅速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小药材做成了大产业。

  据了解,东津镇常年种植中药材面积1万亩以上,主要有穿心莲、广藿香、广佛手、艾草等二十多个品种,辐射带动三千多户种植户,2021年全镇中药材产值达8000多万元,其中中药材基地产值530万元,利润达210万元,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村,脱贫户分红收入约1000元/户、基地务工收入1.8万元/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g/t110938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