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四强化”构筑渔船渔港渔民疫情防控坚固屏障

“四强化”构筑渔船渔港渔民疫情防控坚固屏障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期,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钦州市农业农村局把渔船渔港渔民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通过“四强化”,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严防疫情通过渔船从海上输入。

  强化组织宣传,营造疫情防控良好氛围。一是紧急周密部署。2021年12月24日,市局召开渔港渔船渔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会后,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辖区渔港码头,对渔船渔民疫情防控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渔港渔船渔民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犀牛脚和龙门渔港安装大型疫情防控宣传牌2个,在沿海渔村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横幅37条,举办防疫知识培训班培训600多人次。联合钦南区人民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海上船舶管控的通告》,规定自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2月28日,每日21时起至次日7时,对钦南区海域内的渔船、乡镇监管船舶及“三无”船舶实施管控。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编写了《致渔民的一封信》,并将该信印制120份公告张贴在渔港、渔村、集市等公共场所,印制6000份传单分发给渔民群众,还在辖区渔港码头循环播放该信内容。通过渔业电台信息平台发送、短信群发、广西预警中心推送等方式,发送疫情防控和海上船舶管控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全市在册渔船和乡镇船舶信息发送全覆盖。

  强化渔港渔船监管,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实施网格化管理。按防疫要求,将渔港渔船疫情管控工作分成龙门渔港、犀牛脚渔港和面上三个片区进行网络化管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大队深入基层抓的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二是对渔港实行封闭式管控。在犀牛脚和龙门渔港门口设疫情防控检查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对进出渔港的所有车辆进行登记,所有人员进行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记录,要求进入渔港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安排渔政执法快艇在犀牛脚和龙门渔港出海口附近水域巡查值守,对进出渔港的船舶做到逢船必查是否违反出海管控规定。实施封闭管理以来,共排查进出渔港车辆360多辆次,检查进出渔港渔民约860多人次。三是实施船舶出海报备制度。严格要求在非管控时间出海的船舶必须到渔港、村委、社区进行报备。实施渔港封闭管理以来,共登记报备出海渔船222艘/次。四是加强进出港渔民核酸检测。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在辖区渔港开展渔民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检测237人/次。

  强化巡查执法,构筑疫情防控坚固屏障。一是加强海上巡查执法。牵头联合交通运输、公安海防、海洋、海警、海事、钦南区政府、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等涉海部门及辖区政府开展海上联合执法巡查行动,重点打击夜间违反管控规定出海船舶,防止不法人员利用船舶进行走私、偷渡活动。还向邻市兄弟单位发送工作通报,请求他们配合我市做好海上船舶管控。实行海上船舶管控以来,联合工作组共出动执法船艇46艘/次,出动执法人员378人/次,查扣违反海上管控规定船舶26艘。二是加强假日值守。在元旦假日期间,市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到渔港并出海开展巡查执法,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专门从机关抽调多名同志到渔港住宿,充实基层值守力量,确保构筑渔港渔船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强化远海生产渔船渔民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一是加强对远海生产渔船渔民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和市渔业电台按规定对赴远海生产渔船离港前进行安全检查,并采取知识问答形式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求配备足够的疫情防控药品物品,不能接触外国渔船及人员,一旦接触,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向渔业电台进行报备。二是加强对远海生产渔船渔民回港核酸检测信息推送。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市渔业电台和当地乡镇政府三方形成工作机制,做好远海生产回港渔船渔民开展核酸检测的信息推送工作。即市渔业电台通过北斗星通系统监测到远海生产渔船即将回港时,将渔船回港信息推送至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将相关信息推送到当地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再安排医务人员到渔港码头对回港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三是强化远海生产渔船渔民核酸检测。要求赴远海生产渔船回港后,只能在港外锚泊,等待医护人员到船上对船上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方能下船。(编辑:农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11106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