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公告 >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玉米每亩增产100公斤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玉米每亩增产100公斤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增机械、减肥药,成本少了,粮食质量高了,丰产又增收。”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杨树林村种粮大户许虎说。今年,他种了230亩玉米,亩均增产约100公斤,全年增收4万多元,粮食的增产、收入的增加让他喜出望外。

  近年来,松山区太平地镇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过去,太平地镇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农户分散经营,采取传统人力劳作,低效、歉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2011年起,太平地镇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开展田、水、电、井、路、林、技等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大量的田埂、沟渠不见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成为现实。

  太平地镇杨树林村党支部书记许品章说:“机耕路通到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更高效了。使用阀门控制滴灌,浇水时1人能管二三十亩地,更省力了,现在农民种地那叫一个痛快。”

  良田配良法,粮食稳增产。建好高标准农田,更要打好粮,物联网杀虫灯、智能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农情遥感监测、土壤检测分析……一系列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加快落地。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种粮大户陈文说:“施颗粒有机肥,少用农药,土块不板结,谷子品质更高,收益更好了。”

  除了助农,高标准农田还能节水。据统计,受益于新型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田亩均节水150立方米,节水率达60%。全镇高标准农田年可节水26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二道河子水库水量。

  截至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7.3万亩,基本形成“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土壤肥、产量高”的农田格局,切实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1/t20220106_19906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