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包头市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包头市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包头市生猪养殖主要分布九原区、石拐区、土右旗。目前全市备案生猪规模养殖场共118家,生猪养殖正在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截至11月底,全市生猪存栏4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万头,出栏60万头,猪肉产量4.5万吨。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发挥华西德康、八戒、中首农、草原立新等大型养猪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生猪企业发展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逐步形成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屠宰加工新格局。引进温氏集团、华西希望、湖南唐人神等企业,推动北京保华与草原立新合作建设50万头智能化生态养猪、东方希望50万头生猪等标准化养殖加工项目实施,辐射带动2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提档升级达到55个,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基地。

  二是强化配套创建。引进双汇、金锣等国内肉制品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年屠宰50万头生猪加工厂1个,推动华西德康或八戒配套建设10万吨饲料厂1个,引进和培育猪肉深加工企业1-3个。实行引进、联合与自主创造相结合,加快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重组联合,优化整合现有屠宰企业,推动生猪就地屠宰、加工。通过联合重组、整合优化,提标准、扩规模、增产能,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提升生猪屠宰加工水平。不断开拓市场空间,加强包头优质畜产品宣传推介,申报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强化疫病防控。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疫病防控和分类指导,提升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疫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工作正常开展。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预防工作,提高养殖环节生物安全,严格生猪调运检疫监管,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是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合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将现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及配套装备全面改造提升,鼓励在散养和中小规模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处理中心,开展专业化集中处理;推进养殖企业、第三方粪污处理企业与周边农户签订类污还田协议,形成粪污还田利用机制。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bt/202201/t20220106_19906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