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推广应用“五种乡村发展模式”确保乡村振兴成效“落地生花”
发布时间:2021-12-29作者:佚名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一、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色产业”模式。天中街道王洪庙社区采取立足于牡丹产业优势,通过流转土地200亩,大力建设牡丹园,牡丹园以牡丹育苗、反季节摧花牡丹、袖珍牡丹及鲜切花为主,并配套建设了4个摧花温室大棚。期间承接了集观赏和销售于一体的陶鑫牡丹园项目,该项目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公司化运营的模式,已栽植稀有牡丹70余亩,同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形式入股,集体提成收入每年4万元,另外,该社区积极开展线下牡丹观赏和采摘等休闲娱乐活动,不断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融合。
二、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旅游”模式。马集镇袁堂村采取以村股份制合作社推动资金投入与监管运营,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加盟的形式,流转土地2600余亩,将600余亩土地规划为采摘园,按采摘季节科学安排种植,现已种植“阳光玫瑰”葡萄50余亩,蟠桃240余亩,苹果320余亩,已形成种植规模,为扩大生产发展,该村以每户十亩的标准返租给有意发展果树种植的农户,并培训新果农60余户。与此同时,建设垂钓园120余亩。此外,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该村不仅发展庭院经济,在院内院外种植各种果树3.5万余棵,还盘活村里闲置资源,利用闲置院落发展民宿,不断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促进集体收入增加。近年来,该村举办乡村旅游采摘节,接待采摘游客将近50万余人,拉动消费600余万元,每户年增收1500余元,全社区每年可增收80余万元。
三、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模式。南王店镇万庄村采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红星农产品专业种植合作社”,党支部依托合作社,回引本村在外能人万德印返乡创业,成立“富万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社与“富万家”企业进行“社企联营”,占股29%参与盈利分红,发展高标准西瓜育苗种植项目,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性农业综合体。目前,合作社社员132名,总股数802股,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74%,村集体占股26%。合作社所获收益,在除去保底分红后,按照占股比例进行分红。预计今年合作社可获收益近120万元,村集体可获收益15万元。社员在每股保底分红1000元后,还可获得约800元的二次分红,大大提高了种植收益。
四、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放活土地经营权”模式。半堤镇刘平坊村采用将全村2790亩耕地全部流转给聊城爱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林果兼用的黑核桃树,每亩租金1200元。整村流转土地中的沟、路、渠等荒地,合计290亩,年租金35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便于村支部用于办公益事业,搞民心工程。
五、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服务”模式。马集镇梁堂村采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菏泽市定陶区盛福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协调土地流转、出苗定植、灌溉施肥、病虫防治、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实现土地、技术和资金有效融合。目前,梁堂村3200余亩土地全部实现托管,其中,种植大户托管1720余亩,新好农牧、海鼎生态养殖托管1100余亩,村办合作社托管380余亩。村集体入股100万元,发展火龙果、百香果等农业新品种产业,每年村集体增收1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建成300亩阳光玫瑰葡萄、黄桃种植基地等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目前,按照每斤葡萄0.2元的价格租赁给种植户,村集体每年增收30余万元。每年年底,由村集体将土地托管费用及盈利情况进行统一结算,扣除每户应交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后,对群众进行分红。(定陶区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112/t20211227_38230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
- 2025-07-15南丹县月里镇:烟田采收正...
- 2025-07-15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到六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