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资讯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发布时间:2021-12-29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其中,“治理有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保障性要素。齐齐哈尔讷河市在乡村治理方面,立足新时代要求和市情农情,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加快构建起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从而更好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开启了乡村治理新路径,其中勇进村和黎明村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被评为2021年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基础。勇进村党支部将基层党建同乡村治理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施村干部培训素质提升、示范乡村建设等行动,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发挥出了基层党支部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作用,使勇进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乡村治理的工作实践中,勇进村党支部对党的领导重要性以及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度重视,始终将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贯穿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培育人才、乡风塑造、生态维护等诸多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乡村治理有效,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黎明村抓党建,建阵地、重创新、育新风,成功打造了和谐、靓丽、生态、文化、富裕“五型新黎明”党建品牌,探索了“1564”工作法,即“一个引领、五大目标、六项重点工作、四个愿景”,设计了黎明村村标,为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创建了红色教育基地党建文化广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示范路,巩固了农村思想阵地,坚定了农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全年累计接待党政和社会各界考察团体21次。
二、突出村民自治,推动移风易俗。勇进村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逐步夯实村民自治基础。制定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开展文明家庭、五好脱贫示范户、美丽家园示范户、道德模范评选等创建选树活动,探索“村民自治”“院落自治”等形式,有效实现村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推动村民自治向基层延伸,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转变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同时,通过加强村务监督建设,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确保民主监督实效,推动村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确保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黎明村创新治理模式,为突出村民自治,管理有效,制定了“一约四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身边好人好事”“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加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满足了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建设法治乡村,化解基层矛盾。勇进村党支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深化法治建设,整合基层法治力量,着力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法治宣传教育走进农户家中,保障村民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健全农村社区矛盾预警、协商沟通等机制,完善调解、诉讼等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勇进村“两委”成员带头尊法守发学法用法,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法制文化建设蔚然成风。
四、加强红色教育,凝聚奋进力量。黎明村发挥首创精神,在全市171个行政村首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成立第一村,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色标牌和特色喷绘图标,在道路两侧护栏上安装党建和传统文化宣传标识、图板共计约6000延长米,喷绘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红色元素文化墙90延长米;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文艺舞蹈演出志愿者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获得市委宣传部长何晶同志好评,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
勇进村注重加强红色抗联文化引领,发展红色村庄文化。实行“村企共建”修建了红色抗战纪念馆、红色抗联故事文化墙、红色抗联文化广场等项目,为德治乡风夯实了阵地基础。成立了红色志愿宣讲服务队,弘扬抗联英雄的革命精神,广泛开展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宣讲等活动,累计接待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讲解50余次。在红色文化宣讲的感染下,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纷纷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讷河市农业农村局 张克锋)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112/bb11cd29cbab4432962ffdeba3872d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