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张牌”聚焦“四机制” 扎实做好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1-12-22作者:佚名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山亭区冯卯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实施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作为一次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四大机制”,打好“村强、民享、民富、民治”“四张牌”,坚定不移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冯卯范式”,被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定为联系点,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和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改革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十三五”成就巡礼中进行专题报道,2021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率调研组到李庄村和岩马湖休闲渔业公园进行专题调研,对冯卯镇的农村改革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一、打好“村强”牌,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农综改工作的首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冯卯镇在推进五个农综改试点村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特色培育,催生“五朵金花”,探索冯卯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冯卯·小镇客厅,探索实施“乡愁唤醒工程”,深入挖掘重要的乡村记忆,结合省级美丽村居试点建设,把人民公社时期老礼堂改造成岩马水库纪念馆,把老黄烟站改造成冯卯乡村振兴讲习所,把冯卯老村委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小镇阅览室、小镇别院、文化广场、欧情商贸街进行统一布局,功能搭配,打造精致品味充满活力的小镇客厅。温庄·金山田园,依托晓东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久久为功的推进金山田园农业公园建设。先后打造了1.6万平方米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大棚、郑果所优质早桃成果示范基地、嶂山古梨园、玫瑰湖和全国第一条乡村五彩音乐路,完成温庄春丽甜桃绿色食品认证、注册“温庄•老家”商标认证,现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特色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温庄村成为省人社厅乡村振兴联系点、省级农科驿站、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级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和全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下一步将依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优势,将金山田园聚力打造成为集农业观光、亲子游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独孤城·活力李庄,在独孤城李庄村,放大李庄种植月季的传统和传说,集中打造“遇见花海”“月季大道”“月季小巷”等月季主题,同时以健身、运动为产业支撑,凸显活力李庄。与区国有公司翼龙文旅合作,打造集休闲游乐区、民俗体验区、乡村研学区、植物康养区“四区一体”的活力李庄·田园生活综合体。南赵庄·菩山田园,依托泰山1532、萬璘家庭农场、天桃谷湿地农业生态园发展基础,着力打造“一山、一泉、一街、一园”菩山田园,建设高端田园综合体。朱山·田园山居,突出文化引领,依托唐诗林、护生画集、习语小巷、朱山雅集、六个荷塘等乡村文化精品工程,开展书法下乡、村民读书会、国学讲堂、习语传习等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立足山水、田园、景区等资源优势,打造成集研学游、亲子游、运动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田园山居乡村美学综合体。
二、打好“民享”牌,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冯卯镇96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坐拥一处16.7平方公里的浩浩岩马湖,孕育了湖光山色的独特镇域风貌。其实作为库区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之初的冯卯并非这样,整个岩马湖近5万架网箱200多艘沙船,我们把网箱清理出水、把沙船清理出岸,才还了岩马湖一湖碧水,按照全域美丽乡村的定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29个,汇聚了多点成线、连珠成片的环湖美丽乡村带。在全省农村财政综合改革培训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在全国可持续发展(宁波)国际论坛上进行案例分享,冯卯美丽乡村16次走进央视,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等栏目进行宣传报道。
三、打好“民富”牌,不断拓展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发展农业基础产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硬核,冯卯依托16.7平方公里的岩马湖生态优势,做强两个农业支柱产业,让农民共享生态红利,实现普遍受益。一方面发展生态渔业。还湖于绿,普惠于民。在总书记“两山理论”指引下,2013年开始,我们将所有网箱和砂船清理上岸,还原一湖碧水。2015年,政府引领,库区19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洪旺水产养殖合作社,沿库2.4万群众群情振奋,一周之内百分之百按人头入股合作社(筹集股金360万元),库区人民成为水库的主人。合作社坚持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运营,实行“零投饵”生态养殖,完成岩马湖鲢鱼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年出成鱼200万斤左右,经营收入1500万元左右,分红450万元左右,实现了“水产资源变资产,库区群众变股民、渔业产值变红利”,库区群众“不捞而获”,享受了“靠水吃水”的普惠,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今年确保进入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岩马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亲水赏湖的游客越来越多,顺势而为,培育渔业新业态,打造渔业休闲公园,举办岩马湖捕鱼节、美食节和垂钓比赛。依托环湖绿道,马拉松、健步走、骑行等各种休闲和赛事活动接连不断,成为网红大道。另一方面壮大林果种植业。利用大水面优越的灌溉条件,发展了4万亩甜桃基地,成为全市甜桃第一镇、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了让桃产业走向高端,邀请中国农科院“桃皇后”之称的王力荣教授,在冯卯建设专家小院、科研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培育推广了9个品种,拉长了冯卯甜桃采摘期,实现了四季有桃。建设了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处和省级特色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4处。发展果蔬仓储冷藏企业6家,规模纸箱生产企业7家,成为省级纸箱包装制品产业集群镇。建设了果品批发市场3处,保证果品销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实现了不出镇、不压价、不滞销,最大限度地保护库区群众利益。鲜果年产量达10万余吨,年产值达8亿元,户均收入近3万元。同时培育桃文化,丰富乡村游业态,制作桃木工艺品,加工即食桃胶,建立电商产业园,通过直播带货,带火冯卯桃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桃花源。冯卯果农骄傲地说:“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我们抱到了金山银山!”
四、打好“民治”牌,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疏通村民自治渠道,实现德治、法治、自治和文治的有效衔接,形成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让“德治”引领乡风文明。结合四德工程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乡村新风馆建设,每年都开展“感动冯卯人物”、“为民服务村官”、“敬老孝亲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并在最大的节事活动中进行颁奖表彰,通过传播“身边的感动”,发现身边的最美村民,释放社会正能量,孕育乡村好风尚。让“法治”便民利民惠民。实行法制宣传员、司法协理员、警务助理员、网格管理员“四员合力”,打造平安源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依托“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平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温庄村、朱山村被评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冯卯镇综治中心被山东省政法委评选为镇级优秀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让“自治”实现共建共享。实施“党建先锋工程”,发挥头雁作用,建设了温庄乡村振兴大讲堂、李庄先锋驿站、山东党建活动中心、朱山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广场。朱山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温庄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建立无职党员责任岗,实施党员街长制、驿站坐班制,凝聚党员力量,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实现组织振兴。让“文治”重塑精神家园。围绕甩铁花、打铁、印染、柳编、草编等民间手工艺,打造非遗传习所、种蓝坊、铁匠铺,成立匠人协会,让民间老手艺有了平台展示,也为游客深度体验民俗文化提供了场所,放大了乡村民俗文化魅力。设立5所孔子学堂,传颂经典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围绕美丽乡村,拍摄《我和我的祖国》乡村MV,展现冯卯风采,获得中宣部优秀短视频奖。围绕返乡题材,拍摄《回家真好》微电影,在人民视频展映,获评全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三等奖。拍摄《岩马湖畔党旗红》微电影,向建党百年献礼。在举办《李庄影像·影响》摄影展,记录幸福新冯卯点滴变化,成为山东画报社摄影基地。(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112/t20211221_38142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青岛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
最新信息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
- 2025-07-15南丹县月里镇:烟田采收正...
- 2025-07-15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到六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