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标准推进农膜回收为美丽田园“清肺通络”
发布时间:2022-06-18作者:佚名 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农业农村委认真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以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为出发点,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思路,以标准地膜应用、专业化捡拾、全量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全面压实责任,强化政策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基础、政策激励为动力、督促引导为保障”的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机制,狠抓农膜回收任务落实,防治农膜残留污染,持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摸清底数,动态把控总进展。开展农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建立月调度工作制度,指导各区建立农膜回收台账,及时分析难点问题,通过下达提示函、专题座谈、现场指导等方式,督促各区强化农膜回收工作。
二是政策引导,补贴作业建体系。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市级财政按每亩18元标准支持农业生产大区开展农膜回收与利用,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引导公众参与,共同推进农膜回收取得实效。
三是明察暗访,监督检查促落实。组织开展农膜回收效果评价,掌握农膜回收实际效果。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开展残膜回收排查检查,及时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区加快农膜回收进度、提高回收质量。
四是科技支撑,多措并举促减量。建立省级地膜残留监测点,监测主要覆膜作物农膜残留情况,为全市农膜残留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应用示范,探索可降解地膜应用。
五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求共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引导,结合科技下乡、赶大集等活动,开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宣贯,印发《农膜》《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册上万册,解答互动百余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通过分类施策,强化源头防控,科学规划设置回收网点,逐步完善农膜回收机制和体系,强化农膜台账管理等多措并举,严防严控农膜污染。近年来,已建立农膜回收网点100余个,回收能力全面覆盖覆膜面积。经评定,2021年,全市10个涉农区中有9个区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指标任务,农膜残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原文链接:http://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206/t20220617_59088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
- 2025-07-15南丹县月里镇:烟田采收正...
- 2025-07-15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到六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