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标准化种植,果农口袋鼓起来

标准化种植,果农口袋鼓起来

发布时间:2022-06-15作者:佚名 来源: 农业农村部

  

  

  

  

  有人说,林果种植简单,一棵树苗,一片良田,就能收获。有人说,林果种植很难,从育苗、种植、管理,到采摘、运输、加工,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科学标准,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

  简与难是林果种植的两个不同侧面,前者代表着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后者代表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过去十年间,新疆林果业发展就在经历由简向难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林果生产环节被注入“标准化”要素,推动新疆林果业不断迈进现代化生产。

  小白杏从“卖不出”变为“不够卖”

  5月中下旬开始,库车市牙哈镇托克乃村小白杏陆续进入成熟期,饱满的杏子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和分装,准备销往其他省份。

  “2021年我们家10亩杏子收入3万元钱,2022年杏子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预计能收入6万元钱。”村民左然木·买合木提很看好2022年小白杏的收成。

  库车市是“中国小白杏之乡”。近年来,库车小白杏产量逐年增加,杏子成熟季每天通过空运投放其他省份市场的超过10吨,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深圳、成都等40多个城市。

  “2022年小白杏收购价在每公斤20—23元之间,我们计划收购80吨,通过冷链运输至北京的批发市场,之后再分销至天津、沈阳等城市,整个冷链保鲜期可达7天左右,能够让小白杏第一时间进入国内各大城市市场。”来自北京的客商韩运华说。

  近十年间,韩运华每年都在新疆收购杏子,见证了库车小白杏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的巨大变化,这背后是果农们从小农生产向标准化种植的巨大转变。

  “2012年我第一次来库车收购小白杏时,当地的小白杏商品率几乎为零。由于杏树缺乏管理,产量低,虫害严重,近一半杏子都有虫子,剩余的品相也都参差不齐,所以当时每天只有几百公斤能运往疆外。”韩运华说。

  随着新疆林果业逐年加大果品质量建设,库车小白杏慢慢发生了可喜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新疆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大批技术人员下沉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带去管理技术和现代种植思维,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开展杏树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使小白杏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现在库车小白杏的商品率在7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韩运华说。

  如今,库车市小白杏种植户们普遍接受了“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如何剪枝、什么时候施肥、怎么打药、什么时候采摘,都有了标准。这些标准贯穿到小白杏生产各个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小白杏的产量和品质,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库车市小白杏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还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当地通过“技术推广+基地+企业+农户”的方式,实现了小白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优势产业链,培育出了4家加工龙头企业、21家果品加工企业、147家林果专业合作社。

  标准体系支撑林果产量质量“双跃升”

  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库车小白杏的变化,是新疆林果业坚持走“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来自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新疆林果业技术标准达364项,包括国家标准28项、林业行业标准31项和新疆地方标准305项。新疆林果业标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作为补充,初步形成涵盖林果育种、栽培管理、质量分级、加工、储运和质量安全追溯等生产全过程的标准体系。

  2020年,自治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林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林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林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主栽品种管理模式标准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化、两品一标创建标准化。“标准化是林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助推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林果标准体系建设,为新疆林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林果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021年,新疆商品果率达到86%,较2017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林果产量864万吨,较2017年增加115万吨,新疆林果业实现了产量与质量的“双跃升”。

  “新疆林果业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面临走出新疆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实。只有标准化管理才能解决林果产品一致性问题,这也是新疆林果从自给自足迈向市场化、商品化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只有如此,新疆林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新疆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研究员张强说。

  作为核桃领域的专家,张强目睹了近年南疆地区核桃种植的变化。“叶城县是新疆核桃的两大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58万亩。2018年新疆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时,叶城县核桃园有相当多的密植园,由于密度过大和缺少科学管理,呈现产量、品质、效益‘三低’的窘迫局面。这些年,经过持续疏密改造等系列提质增效措施,核桃种植密度下降,亩产从原来的80公斤左右提高至160公斤左右,品质也随之提高,叶城核桃产业由过去的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转变。”张强说。

  如今,通过标准精细化管理,叶城县培育创建地县级林果丰产示范园7个、乡级示范园167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核桃产业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量连续10年创历史新高,为核桃提质增产、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产业链标准化管理任重道远

  林果业是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新疆推动林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张强认为,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新疆广大果农送去了科学的管理技术,也在果农心中种下了现代林果业发展的种子,这为今后推动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新疆林果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一家一户林果生产模式还非常普遍。比如,南疆地区的核桃种植,绝大部分是几亩、十几亩的小户分散种植,制约了林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需要在今后探索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推动分散经营转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才能将标准化管理体现在林果生产的各个环节。

  据了解,为破解分散经营规模小、能力弱的弊端,新疆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等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对分散经营的集中管理。洛浦县林果企业新疆爱乐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林果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00余亩,并形成了育苗、种植、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种植模式,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疏附县引进企业在戈壁荒滩上打造智慧果园,通过种植、管理的数字化和标准化以及全程冷链,打造出6万亩优质的鲜果基地……

  这些积极的探索,为新疆林果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新疆林果迈向“标准化”发展之路。据悉,“十四五”期间,全疆各地将以林果示范园、示范基地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林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质量。到2025年,新疆林果总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含兵团),标准化果园面积占全区林果总面积的40%以上,辐射带动面积占林果总面积的80%,优质果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增长。届时,新疆林果将凭借过硬的品质,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06/t20220615_64025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