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农时代-农民HZS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百科 > 番茄筋腐病的防治

番茄筋腐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2-05-13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筋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发病初期,病果外形完好,隐约可见表皮下组织部分呈暗褐色,病害由果内向外发展,后期病部颜色加深,切开后有黑筋。造成番茄筋腐果的原因主要是元素供应失调。氮肥过高,钾肥不足,硼缺乏时,容易发生筋腐果。从当前来说,温度升高,棚内夜间温度较高,使得植株呼吸作用增强,植株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膨果慢,果实营养供应不足,容易产生筋腐果。

  要想减少筋腐果,就应首先从降低夜间温度开始。对此,菜农尽量晚放保温被。可以在傍晚棚室温度降至15℃时,再下放保温被,保证夜间温度在13℃~15℃,这样既有利于叶片白天制造的光合产物进行转移、分配,养根、促棵、攻果,又能拉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控制旺长。

  其次是合理昼夜温差。前面说了棚室的夜间温度,那白天温度应如何呢?番茄棚室白天温度最高保持在28℃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2℃,一旦温度过高,会影响果实内茄红素的合成,影响番茄转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筋腐果的发生。

  再是合理水肥供应,改变氮高钾低、硼不足的现状。一种是肥料供应不合理所致,要及时补充钾肥和硼肥,如及时对幼果喷施磷酸二氢钾,同时冲施高钾水溶肥,浇水后注意及时划锄,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另一种是土壤中不缺乏元素,根系发育不良或受伤,或者温度不适宜影响元素的吸收,这就要求菜农找准原因,及时进行校正,避免产生更多的筋腐果。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1264/2022/5/7/08139e88792246cea76c50a883964bb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