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芒果创新团队右江河谷综合试验站到百色芒果产区开展花期情况调研和防寒抗冻工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2-03-0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2年1月至今,百色芒果产区出现冷冻害天气共2次,冷冻害天数10-12天。第一次是1月18日前后,第二次是2月23日前后,给百色芒果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掌握百色芒果花期生长及冷冻害发生情况,2月22日至25日,百色芒果研究院院长、广西芒果创新团队右江河谷综合试验站专家黄战威带队深入右江、田阳、田东、田林、凌云等县(区)11个乡镇共21个果园开展实地调查和指导。
一、百色芒果当前花期情况
调研中发现,有的农户已经在立春前后进行摘花,主要分布在田阳区,其中田阳区的玉凤镇和那坡镇尚兴村摘花率在90%以上。年前摘花的现在已经开始复抽花序,在立春前后摘花的预计二次花抽生的时间在3月上旬。未摘花的品种中,台农1号芒及金煌芒花序多数在10cm以上,其他品种花序长度在10cm以下或是处于花芽萌动期。
调查组在5个县区共调查14337条末级梢,其中成花梢数14119,成花率为98.48%,其中右江区成花率为98.73%、田阳区成花率为99.19%、田东县成花率为98.27%、田林县成花率为95.19%;其中花序长度为0~3cm的占47.49%,3~10cm的占33.39%,花序长度大于10cm的占19.19%。
从主栽品种来看,台农1号芒成花率为97.69%,金煌芒成花率为98.70%,桂热82号芒(桂七)成花率为99.37%,贵妃芒成花率为98.94%,新世纪芒成花率为97.04%。
百色芒果花序受冻害状
二、百色芒果冷冻害发生情况
受年前年后强冷空气的影响,右江河谷地区和两翼山区的芒果早花穗均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果园随着海拔增高受害越重,出现植株末级梢叶片或枝梢干枯,花序变黑枯死。其中,1月18日前后受冻害的花穗均已枯死,2月23号前后受冻的芒果花穗开始变色变黑。花序发生冻害的比例:右江区为12.10%、田阳区14.28%、田东县19.71%、田林县57.02%,两翼山区芒果发生冻害相对较重,右江区发生冻害比例较低,与我们的调查点有关(还未到阳圩镇、大楞乡等两翼山区调研),不代表其冷冻害发生情况比其他地区轻微。
三、百色未来20天天气趋势及对芒果生产的影响分析
从百色市未来20天天气预报可知,未来20天平均最低温度为14.5℃,平均最高温度为21.9℃,气温较稳定。据此,我们推断:第一批花(1月中下旬以前抽生的原生花序)盛花期约在3月上中旬,这批花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冻害后花的质量差,另外,因为气温偏低授粉昆虫偏少,会影响芒果授粉受精;立春前后摘花复抽的花序多在3月上旬复抽,有可能出现一定比例的混合花序或纯叶芽,影响花序质量,还可能在开花坐果期遇到高温天气影响,果农们应该积极应对。
百色市未来20天天气趋势(来源:中国天气网)
四、下一步生产管理建议
(一)对受冻害严重植株的管理意见
1.结果母枝受冻害干枯的植株,在温度回升且平稳后在受害枝条病健交界部位以下3~5cm处剪去受害的枝条,待剪口以下潜伏芽萌芽时加强病虫防治和肥水管理,以促进树冠的恢复。
2.受冻害较重的花序,应尽快摘除并马上进行叶面追肥、催花和病虫害防治。摘花后选用苯甲多菌灵、顶妙、妙欣等喷施防病害,减少病菌感染。催花配方建议以下:
(1)5000倍爱多收+ 0.2%高钾型普罗丹+ 1500倍氨基酸先喷1次,5至7天后再加喷一次1%硝酸钾。
(2)1.5%~2%硝酸钾+0.3%磷酸二氢钾+1500倍氨基酸。
(二)已摘早花果园的管理意见
喷复硝酚钠3000倍+0.3%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或胺鲜酯进行二次催花,同时做好炭疽病、白粉病和蓟马等病虫害防控,还要增施有机肥,补充实体营养。
(三)未摘花、冻害发生轻微果园的管理意见
1.花序伸长中期叶面喷施1~2次0.3%硼酸和1000~1500倍氨基酸钙,同时建议还要加强叶面肥和土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抗性,提高花序质量。
2.盛花期用50~70 mg/L的防落素加0.3%硼砂。
3.谢花后1周用30~50 mg/L防落素0.5~1 mg/L加0.2%磷酸二氢钾。
4.花后2~3周用30~50 mg/L赤霉素加 0.3%尿素。
(四)做好芒果花期病虫害防治
芒果花期要加强对炭疽病、白粉病、叶瘿蚊、果实瘿蚊和蓟马等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炭疽病适用药剂为甲基托布津、百泰、多菌灵等;白粉病适用药剂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硫磺胶悬剂、10%世高水分散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和翠贝等;在薊马、叶瘿蚊、叶蝉为害初期,可选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喷1~2次。
(广西芒果创新团队右江河谷综合试验站供稿,首席办编发)
在田东县平马镇东达村芒果园指导防寒抗冻
在田阳区玉凤镇芒果园调研指导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xgk/ztjj/gxcxtd/gzdt/t113482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 2025-07-22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